川贝母

草药川贝母是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卷叶贝母、梭砂贝母、甘肃贝母、康定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等的干燥鳞茎 。异名:虻(诗经),黄虻(管子)、莔(尔雅)、贝母(本经)、勤母、药实(别录) 。
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 。川贝母不能仅起到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因此,在许多治疗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症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制剂中都有川贝,如蛇胆川贝露、川贝枇杷露等 。性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能 。

川贝母

文章插图
川贝母的功效和作用清热化痰
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 。
润肺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
降脂降压
西贝碱对麻醉犬亦有降压作用,贝母碱及贝母碱宁极少量时可使血压上升,大量生物碱则致血压下降 。还能降低血粘稠度 。
散结开郁
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
抗菌消炎
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川贝母水浸剂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菌有抑制作用 。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1)镇咳作用:川贝母具有镇咳作用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实验,组织培养川贝和野生川贝,3.0g/kg灌胃,30分钟时镇咳作用最强,止咳率大于50%,1小时后作用开始下降,直至2小时仍有显著作用;按1.5g/kg及3.0g/kg给药,止咳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组织培养川贝与商品川贝具有相似的止咳化痰效果 。
川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经口给药,每鼠0.25~0.5mg,均有明显镇咳效果 。自川西北地区野生及栽培的暗紫贝母中提出的总生物碱和贝母皂甙Ⅰ、Ⅱ、Ⅲ号,采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实验,生物碱未见镇咳作用;贝母皂甙Ⅱ号0.2g/kg灌胃,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表现镇咳效应 。
另有学者用戊巴比妥钠15mg/kg及苯巴比妥钠75mg/kg给猫混合腹腔麻醉,电刺激喉上神经引出典型而稳定的咳嗽反应,经腹腔注射皖贝的醇提物4g/kg(生药),每隔20分钟按原条件刺激 。结果显示,用药后猫的咳嗽强度和咳嗽次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60分钟产生显著的镇咳作用,持续2~3小时 。皖贝与川贝比较,两者镇咳作用无显著差异;而皖贝与浙贝比较,前者的镇咳作用明显优于后者 。故皖贝可作川贝的代用品 。
(2)祛痰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家种、野生、组织培养的川贝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实验,家种及野生川贝母200%流浸膏25ml/kg,川贝母生物碱11.3mg/kg及贝母皂甙Ⅰ~Ⅲ号0.5mg/kg,均有较明显祛痰效果,其中以生物碱和皂甙Ⅲ号的作用较强 。给小鼠腹腔注射3.9g/kg组培川贝和野生贝母水剂,也同样具有祛痰作用,给药后1小时为作用峰值,2小时后作用下降,按1.5g/kg及3.0g/kg给药,其祛痰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
给予大鼠皖贝醇提物15g/kg(生药)灌胃或总甙26mg/kg口服,结果表明,给药后呼吸道分泌量显著增加,总甙最小有效量为12mg/kg,最大有效量为59mg/kg,在此范围祛痰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川贝碱具有降压作用 。给猫静脉注射川贝碱4.2mg/kg可产生持久性血压下降并伴以短暂的呼吸抑制;西贝碱对麻醉犬也有降压作用;贝母碱及贝母碱宁极少量时可使血压上升 。大量生物碱可致血压下降 。
3.抗菌作用
川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2mg/l浓度时,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 。川贝母碱水浸剂(1∶25)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 。
4.毒副作用
(1)急性毒性:皖贝母醇提物0.12mg/kg给猫腹腔注射,观察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 。给予大、小鼠皖贝醇提物(或皖贝粉混悬液,相当于临床量的120倍)12g/kg灌胃,观察7天,结果大、小鼠全部活动如常,毛色、进食均在正常范围 。小鼠皖贝醇提物灌胃最小致死量为40g/kg,为临床用药量的300多倍 。
(2)长期毒性试验:豚鼠9只,家兔4只,用皖贝醇提物6g/kg连续灌胃20天,对气管、心、肝、肺、肾、脑、食管、胃肠、胰及肾上腺等作常规病理切片检查,见气管及支气管粘膜中杯状细胞大量增生肥大,管腔中的分泌物明显稀薄,其他脏器均未见异常变化 。
川贝母

文章插图
川贝母的营养价值 ①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见母(去心)一两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一两半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 。含化咽津 。(《圣济总录》贝母丸)
②治伤风暴得咳嗽: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圣济总录》贝母汤)
③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劳嗽: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 。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弹子大,绵襄一丸,含咽亦佳 。(《圣惠力》贝母丸)
④治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去心,麸炒)半两,甘草(炙)一分 。上二味捣罗为散,如二、三岁儿,每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圣济总录》贝母散)
⑤治百日咳:川贝母五钱,黄郁金、葶苈子、桑白皮、白前、马兜铃各五分 。共轧为极细末,备用 。1.5~3岁,每次二分;4~7岁,每次五分;8~10岁,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温水调冲,小儿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 。(《江苏中医》(2):36,1965)
⑥治久嗽咽嗌妨闷,咽痛咯血:贝母不以多少,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含化,日可三服 。(《鸡峰普济方》贝母丸)
⑦治肺痈肺萎:川贝一两,天竺黄、硼砂各一钱,文蛤五分(醋炒) 。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熬膏作丸,芡实大,噙咽之 。(《医级》贝母括痰丸)
⑧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藏积热所致:贝母一两(炮令黄) 。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浆调下二钱 。(《圣惠方》)
⑨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炒研,姜汁面糊丸,每次七十丸 。(《集效方》)
⑩化痰降气,止咳解郁,消食除胀: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 。蜜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五十丸 。(《卫生杂兴》)
⑾下乳:牡蛎、知母、贝母,三物为细末,同猪蹄汤调下 。(《汤液本草》三母散)
⑿治瘰疬便毒:皿母、皂角子各半斤 。为细末,用皂角半斤锉碎,搓揉浓水,滤过作膏子,和药末,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 。(《昔济方》贝母丸)
⒀治喉痹肿胀: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荆芥、薄荷,煎汤服 。(《本草切要》)
⒁治乳痈初发:贝母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即以两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 。(《仁斋直指加)
⒂治冷泪目昏:贝母一枚,胡椒七粒,为末点之 。(《儒门事亲》)
⒃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贝母去心为末,半钱,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缴净抹之,日四、五度 。(《圣惠方》)
川贝母的药用价值药用价值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1) 镇咳作用:川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经口给药,每鼠0.25~0.5mg,均有明显镇咳效果 。自川西北地区野生及栽培的暗紫贝母中提出的总生物碱和贝母皂甙Ⅰ、Ⅱ、Ⅲ号,采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实验,生物碱未见镇咳作用;贝母皂甙Ⅱ号0.2g/kg灌胃,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表现镇咳效应 。
(2)祛痰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家种、野生、组织培养的川贝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
(3)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川贝碱具有降压作用 。贝母碱及贝母碱宁极少量时可使血压上升 。大量生物碱可致血压下降 。
抗菌作用
川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2mg/l浓度时,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 。川贝母碱水浸剂(1∶25)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 。
药方选录:
治咳嗽:贝母(大者去心麸炒令黄)十枚阿胶(炙燥)、甘草(炙锉)各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临卧煎糯米饮调下 。(贝母散)
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贝母(去心)、杏仁(汤浸去皮、尖炒)各一两半 。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 。(贝母丸) 。
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去心麸炒)半两甘草(炙)一分 。上二味捣罗为散 。如二三岁儿每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贝母散 。1~3方出自《圣济总录》)
治百日咳:白花蛇5g贝母10g生甘草10g 。以上三味粉碎过筛混合均匀 。口服1次1.5~3g1日3次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3(4):43〕
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经积热所致:贝母(炮制令黄)一两 。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浆调下二钱 。(《圣惠方》)
治肺痈吐脓五心烦热壅闷咳嗽:贝母(去心)、紫菀、桔梗(炒)各一两甘草(炙锉)半两 。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五七沸去滓不拘时稍冷服 。(《证治准绳》四顺汤)
治伤风暴得咳嗽:贝母(去心)三分,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圣济总录》贝母汤)
【川贝母】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痿、劳嗽: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 。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苑一两(洗去苗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弹子大,绵裹一丸,含咽亦佳 。(《圣惠方》贝母丸)
治肺痈肺痿:川贝一两,天竺黄、硼砂各一钱,文蛤五分(醋炒) 。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熬膏作丸,芡实大,嚼咽之 。(《医级》贝母括痰丸)
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炒研,姜汁面糊丸,每次七十丸 。(《集效方》)11.化痰降气,止咳解郁,消食除胀: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 。蜜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五十丸 。(《卫生杂兴》)
下乳:牡蛎、知母、贝母,三物为细末,同猪蹄汤调下 。(《汤液本草》三母散)
治瘰疬便毒:贝母、皂角子各半斤 。为细末,用皂角半斤锉碎,搓揉浓水,滤过作膏子,和药末,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 。(《普济方》贝母丸)
治喉痹肿胀: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荆芥、薄荷,煎汤服 。(《本草切要》)
治乳痈初发:贝母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即以两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 。(《仁斋直指方》)
治冷泪目昏:贝母一枚,胡椒七粒,为末点之 。(《儒门事亲》)
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贝母去心为末,半钱,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缴净抹之,日四、五度 。(《圣惠方》)
川贝母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禁忌
1、在服用川贝母期间忌食太过油腻或是辛辣的食物,其实及时不是川贝母,在服用其他草药类时,都是需要饮食清淡些的,因为辛辣或太过油腻的食物会破坏食物的药效 。
2、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不宜慎服 。因为川贝母的药效微寒,所以脾胃寒的人食用川贝母或许或出现更多的问题 。
3、孕妇、小孩、老人等特殊人群在食用川贝母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食用得更加安全健康且放心 。
4、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5、对川贝母过敏的人禁用,如果是过敏体质,则是要慎用川贝母,避免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 。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 。不可以与乌头工共同服用 。
宜忌
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
①《本草经集庄》:"厚朴、白薇为之使 。恶槐花 。畏秦艽、矾石、莽草 。反乌头 。"
②《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我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
川贝母

文章插图
川贝母的养殖方法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疏松、富含腐殖质的镶上为好 。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作1 。3米宽的畦 。每亩用厩肥1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油饼100千克,堆沤腐熟后撤于畦面并浅翻;畦面作成弓形 。
鳞茎繁殖7-9月间收获时,选择无创伤病斑的鳞茎作种,用条栽法,按行距20厘米开沟,株距3-4厘米,栽后覆土5-6厘米 。或在栽时分瓣,斜栽于穴内,栽后覆盖细土、灰肥3-5厘米厚,压紧镇平 。
田间管理
(l)搭棚川贝母生长期需适当荫蔽 。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 。搭矮棚,高15-20厘米,第一年郁闭度50%-70%,第二年降为50%,第三年为30%;收获当年不再遮荫 。塔高棚,高约1米,郁闭度50% 。最好是晴天荫蔽,阴、雨天亮棚炼苗 。
(2)除草川贝母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 。除草时带出的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 。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 。
(3)追肥秋季倒苗后,每亩用腐殖土、农家肥,加25千克过磷酸钙混合后覆盖畦面3厘米厚,然后用搭棚树枝、竹稍等覆盖畦面,保护贝母越冬 。有条件的每年追肥3次 。
病虫害防治
(1)锈病为川贝母主要病害,病源多来自麦类作物,多发生于5—6月 。防治方法:选远离麦类作物的地种植;整地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原;增施磷、钾肥,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喷0.2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钢300倍液 。
(2)立枯病为害幼苗,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 。防治方法:注意排水、调节郁闭度,以及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 。
(3)虫害金针虫、蛴螬4—6月为害植株 。防治方法:每亩用50%氯丹乳油0.5-1千克,于整地时拌上或出苗后掺水500千克灌上防治 。
(4)采收与加工
川贝母家种、野生均于6—7月采收 。家种贝母,用种子繁殖的,播后第三年或四年收获 。选晴天挖起鳞茎,清除残茎、泥土;挖时勿伤鳞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