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木根

楤木根拼音Sǒnɡ Mù Gēn
别名楤根(《本草拾遗》) , 刺老包根(《草木便方》) , 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 , 箭当树根(《江西草药》) 。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皮 。9~10月挖根 , 或剥取根皮晒干 。
性味辛 , 平 。
①《本草拾遗》:"辛 , 平 , 小毒 。"
②《草木便方》:"苦 , 微寒 。"
③《贵阳民间药草》:"甘 , 寒 , 无毒 。"
功能主治祛风湿 , 利小便 , 散瘀血 , 消肿毒 。治风湿性关节炎 , 肾炎水肿 , 肝硬化腹水 , 急慢性肝炎 , 胃痛 , 淋浊 , 血崩 , 跌打损伤 , 瘰疬 , 痈肿 。
①《本草拾遗》:"主水癊 , 取根白皮 , 煮汁服之一盏 , 当下水 , 如病已困 , 取根捣碎 , 坐 , 其取(取其)气 , 水自下 。又能烂人牙齿 , 齿有虫者 , 取片子许大 , 纳孔中 , 当自烂落 。"
②《草木便方》:"解毒 , 散热 , 除风痰 。治瘰疬 , 疮烂 , 鼻衄 , 牙痛 , 痔疾 , 痢疾 , 疯狗咬伤 。"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 , 驱风 , 镇咳 。治妇女红崩 , 男子淋浊 。"
④《四川中药志》:"除湿解毒 , 散瘀积 , 消痈肿 , 除寒热 。"
⑤《江西草药》:"活血行瘀;疏风祛湿 。"
【楤木根】⑥《陕西中草药》;"消肿止痛 , 健脾利水 。治风湿性关节炎 , 急慢性肝炎 , 跌打损伤 , 骨折 , 虚肿 , 无名肿毒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0.5~1两;或浸酒 。外用:捣敷 。
注意《陕西中草药》:"孕妇慎用 。"
复方①治关节风气痛:楤木根白皮五钱 。加水一碗 , 黄酒半碗 , 煎成一碗 , 早晚各服一剂 , 连服数天 , 痛止后再服三天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楤木根一至二两 。酌加水煎 , 日服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肝硬化腹水:楤木根四两 , 瘦猪肉四两 。水炖 , 服汤食肉 。(《江西草药》)
④治虚肿:楤木根皮一两 。炖肉 , 不放盐食 。(《云南中草药》)
⑤治胃痛胃溃疡糖尿病:楤木根皮三至五钱 。水煎 , 连服数日 。(《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⑥治遗精:楤木根皮一两 。水煎去渣 , 加猪瘦肉炖服 。(《江西草药》)
⑦治淋浊:刺老包根一两 。煮水服 。(《贵阳民间药草》)
⑧治红崩白带:刺老包根四两 。水二大碗 , 煎至一中碗 , 去其滓 , 甜酒为引 , 煎服 。(《贵阳民间药草》)
⑨治糖尿病:楤木根一两 , 银杏四两 。酌加水煎服 。(《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风热咳嗽:刺老包根三钱 , 果上叶二钱 。水煎服 。
⑾治咳喘:刺老包根四两 , 肉一斤 。炖之 , 服肉及汤 。
⑿治痈毒:刺老包根五钱至一两 。煎水内服 。
⒀治痔疮:刺老包根四两(干的用五钱) 。炖猪肉半斤 , 分三次服 。(⑩方以下出馈阳民间药草》)
⒁治跌打损伤 , 骨折:楤木根、马尾松根、杜衡根、青木香根(均鲜)各适量 。捣烂外敷 。(《江西草药》)
⒂治腰椎挫伤:鲜楤木根皮一至二两 , 猪蹄一只 。水炖 , 服汤食肉 。另用楤木根适量 , 煎水外擦 。(《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