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树桩盆景养护方法有哪些?


树桩盆景的盆钵内土壤有限, 因而养分也有限, 应注意肥料的补充 。 树桩盆景因其小中见大的艺术特性, 不可施肥太多、太频繁, 要掌握施肥含量、种类, 把握施肥季节 。 植物生长养分的三要素为氮、磷、钾肥, 氮肥可促进树桩枝叶生长;磷肥可促进其花、果实形成;钾肥可促进茎干和根部的生长, 所以选用肥料应根据树桩种类和其生长态势而确定 。
需要使树桩枝繁叶茂, 可多施氮肥类;需要树桩多出花果, 则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壮, 发达时, 则可多施钾肥 。 施肥方式一般又分迟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 。 迟效性施肥一般是将有机肥粉碎、腐熟后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 在换土时, 掺入盆中, 让其慢慢提供养分;速效性施肥则是将有机肥或化肥稀释后, 根据树桩的季节性生长需要进行施肥, 但要注意, 不可过浓, 新栽树桩不宜进行此类施肥, 雨天施肥, 肥效流失, 效果不好 。

【盆景】树桩盆景养护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要想养护好树桩盆景, 除要有良好的光照及湿度等条件外, 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准确掌握好肥水量,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扣”与“放” 。
由于桩景在不同生长期需肥量不同、养护期不同、品种不同及欣赏目的不同, 在施肥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 不仅要准确掌握好合适的量及浓度, 还须适当地高速氮磷钾的比例, 这样才能掌握养护的主动性 。 让新桩早日长出符合造造型条件的满意枝条, 尽快成型, 使已成型的桩景生长得叶片小而浓绿光亮、枝干粗壮、花果累累 。
1、养坯期的“扣”与“放”
新桩在未真正的成活及长出足够的健壮(木质片、新生根之前, 不仅要扣肥, 而且最好不施肥, 至少夏季之前不施 。 因为新桩生长初期, 其体内还储有一窍不通的养分, 盆土中也含有少量肥力, 新桩前期生长耗肥养量不大, 这些养分足以维持其一段时间的生长, 又由于新桩在短时间内, 新根还在萌芽阶段, 原有的老根会出现少量的腐烂枯死, 没有形成足以保证整个桩坯的供给体系, 此时期限的肥水管理处理不当, 稍微过浓, 还可能导致刚萌发的脆嫩的新根被灼伤而腐烂, 原有的老根腐烂加重, 严重时就会导致新桩没有越夏就夭折 。 所以, 新桩以秋后施肥为好, 这样比较安全 。
2、过渡期的“扣”与“放”
过渡期是指新桩已成活一年以后, 但未动手造型上盆, 或仅做基本骨架枝定位式粗制作期 。 此期应在“放”上下功夫, 或者根据施肥后的生长效果来决定浓度及量, 尽量逐步加大肥水量, 同时可采取根外施肥, 给某些有价值的枝条“开小灶”, 进行局部喷施 。 只要其能承受, 就不失时机地加大施肥, 但必须随时细心观察其枝叶生长情况, 不能盲目地施浓肥, 以安全第一 。
由于此期桩坯在长“身体”阶段, 很多枝条还远没有达到造成型 所需要的标准及数量, 因此, 只有给足肥水, 才有利于枝条早日达到制作所需的标准, 以缩短制作成型时间 。
3、成型桩景的“扣”与“放”
桩景制作完成, 上盆定型后, 传统的作法是尽量“扣”肥, 以防叶片过大, 失去比例, 影响欣赏效果 。 但我认为要以适当的“放”为主, 适当的“扣”为辅较好 。 因为大多数桩坯上观赏盆养护一段时间后, 其叶片自然会慢慢缩小, 无须刻意采取扣肥的方法控制叶片, 最好是采取如摘叶等其它方法来控制 。 由于观赏盆栽时期与地栽和养坯盆栽时期有很大区别, 尤其是现在人们普遍采用浅盆, 这样桩景生长的土壤环境要比养坯时差得多, 不仅土壤少, 养分有限, 而且根系很多无法伸展, 许多还裸露在盆土表面, 无法吸收到足够的养分, 也就限制了其生长速度及叶片的扩大 。 所以成型后的桩景, 还是以适时补充诈施肥正常护理为好, 为缩小叶片而扣肥, 只能致使桩景营养不良, 生长逐步衰弱而精神不振 。 即使想控制某些生长过旺及叶片过大的桩景, 也只能在其春生刚萌芽初期, 进行短期的扣肥, 以防叶片及松针无限制地扩大长长 。 其它时期还是以正常肥水管理, 及时补充其所需养分, 维持其正常健康生长为好, 尤其花果类桩景, 如果在其孕苗期及果子膨大期缺少钾磷肥, 就难以保证其正常开花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