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吃什么中成药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除湿吃什么中成药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大黄解湿热滞腑
大黄性寒,味苦,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实热便秘,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咽喉肿痛,胃热呕吐等症,都可以用大黄治疗 。
除湿药膳方:
材料:大黄10克,粳米100克 。
方法:将大黄泽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大黄药汁,再煮一,二沸即成,也可将大黄2-3克研为细末,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剂 。
功效:泻下通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泄湿热,适用于热毒炽盛,热结便秘,跌打损伤,湿热黄疸,小便淋涩等症 。
注意:应用大黄时,多用大黄的炮制品,在发挥清泄脏腑湿热的功效时,通常用熟大黄,还有一种就是酒大黄,是用来通利血脉的,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大黄炭火焦大黄则主要用于治疗出血证,可以增强止血的作用,所以在应用大黄时要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再者,大黄不宜长期应用,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或有慢性腹泻者,不能用大黄;怀孕女性及月经期间勿食;感冒发热者勿食 。
黄连清热燥湿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症 。
除湿药膳方:
【除湿吃什么中成药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材料:黄连5克,白头翁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
方法:将黄连和白头翁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备用,另取一锅,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后,加入药汁,食用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
注意:黄连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均会伤及脾胃以及体内阳气,因此凡是有胃寒呕吐,脾虚泄泻症状的患者均忌用 。
苦参燥湿利尿
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可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疮疹等多重湿热病症 。苦参味苦,又有一股特殊的气味,所以在将苦参搭配入药膳时,需要用一些红糖或白糖调和 。
除湿药膳方:
材料:苦参6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
方法:先将苦参加水400毫升,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鸡蛋,红糖入汤内同煮,至鸡蛋熟,趁热将鸡蛋去壳,然后连汤带鸡蛋1次吃完 。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 止痒 。
注意:苦参虽能清血中之热,除却湿热,但因为味太苦,气大寒,服用时间长了会耗损 肾气,所以肾虚而体内无大热的人勿服 。
茵陈清热利湿发表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等功效,临床上常用来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 。将茵陈与蒲公英一起制成蒲公英茵陈饮,可以更好的发挥除湿热解毒功效 。
除湿药膳方:
材料:嫩茵陈50克,新鲜蒲公英30克,白糖适量 。
做法:将蒲公英和茵陈分别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去渣留汁,加白糖适量调匀后饮服即可 。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尤其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者有益 。
注意: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茵陈,都要抓住采收最佳时机,不要到茵陈“当柴烧”时再用,特别是在做茵陈粥时,应以稀薄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