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推拿图解手法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手法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文章插图
小儿发烧病因病机
根据发热原因,小儿发热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
外感发热:多因小儿形气未充,腠理不固,卫外功能低下,加之寒温不能自调,易为风寒,风热等邪气所侵 。风热袭表,常致肺卫失宣,邪热郁针,充斥于形;风寒束表,卫阳被郁,寒从热化,郁蒸于形,均可导致发热 。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手法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内伤发热:外感不解,风寒入里化热或温热邪气直中气分而成里热实证,邪热充斥,弥散于形,导致气分热炽 。
小儿发烧推拿常用手法
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在穴位做直线推动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
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呈一直线 。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推50-100次 。
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
手法:运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 。运50-100次 。
推拿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一般每分钟80-120次,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力 。
揉耳后高骨50次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揉30-50次 。
推拿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
清天河水3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
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指肚,在穴位上直线推动;推300-500次 。
推拿要领:用力宜均匀柔和,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
外感发热推拿手法
外感风热 主症: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喷嚏,咽喉红或肿,口感,唇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 。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
推拿处方:分推坎宫,上推天门,柔耳后高骨,掐风池,清肺经,清天河水,逆运太阳,推六腑,掐揉少商,拿合谷 。
推拿原理:分推坎功,逆运太阳,上推天门,耳后高骨,用以疏风解表,清肺经,天河书,退六腑,用以宣肺清热;掐揉少商,拿合谷,清板门,用以清利咽喉 。
外感风寒 主证:发热无汗,鼻塞清涕,蜷卧怕冷,唇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青红 。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
推拿处方:上推天门,分推坎宫,逆运太阳,黄蜂入洞,掐风池,泻肺经,上推三关,揉二扇门,一窝风 。
推拿原理:上推天门,分推坎宫,逆运太阳,掐风池,用以疏风解表;推三关,揉二扇门,一窝风,用以发汗散寒;泻肺经,黄蜂入洞,用以宣肺通窍 。
内伤发烧推拿手法
气分热炽 主证:壮热,口干多饮,喜冷,烦躁不安,啼闹不眠,面红唇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指纹紫滞 。
治疗原则:清气泻热,养阴安神 。
推拿处方:清心火,肝木,板门,天河水,大肠,退六腑,揉内劳,打马过天河,揉小天心,清天柱骨,揉涌泉 。
推拿原理:清心火,肝木,退六腑用以清泄肺脏积热;清天河水,清天柱骨,用以清泄气分炽热;打马过天河,清板门,用以养阴生津;清大肠,揉涌泉,用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