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会陌生 , 人们经常用甘草来泡水喝或者干脆用口含着吃 , 甘甜入喉 , 久久不散 , 而且对人体有着很多有益的作用 。 今天小编就来具体讲解甘草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 供广大朋友参考 。

【功效】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甘草的中药(功效)属性
性味归经
【性味】:甘 , 平 。
①《本经》:味甘 , 平 。
②《别录》:无毒 。
③《本草衍义》:微凉 。
④《珍珠囊》:生甘 , 平;炙甘 , 温 。
【归经】:入脾、胃、肺经 。
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
③《本草通玄》:入脾、胃 。
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
入药部位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 3~9g(大剂量30~60g) 。 外用:适量 , 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
【禁/宜人群】
1、湿盛胀满 , 浮肿者不宜用 。
2、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
3、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 , 可引起浮肿等 。
4、不可与鲤鱼同食 , 同食会中毒 。
炮制方法
春、秋二季采挖 , 除去须根 , 晒干 。 采挖后的甘草在加工时严守传统工艺 , 做到皮净身干 , 单条顺直 , 两头见刀 , 口径整新 , 根茎分拢 , 按类归等 。
【功效】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甘草的药理作用
甘草的化学成分
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 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 。 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 , 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 , 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 。 大量的研究表明 , 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 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 。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 。 生用主治咽喉肿痛 , 痛疽疮疡 , 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 , 大便溏薄 , 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
1、用于心气虚 , 心悸怔忡 , 脉结代 , 以及脾胃气虚 , 倦怠乏力等 。 前者 , 常与桂枝配伍 , 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 。 后者 , 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 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 可单用 , 内服或外敷 , 或配伍应用 。 痈疽疮疡 , 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 , 共奏清热解毒之功 , 如仙方活命饮 。 咽喉肿痛 , 常与桔梗同用 , 如桔梗汤 。 若农药、食物中毒 , 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
3、用于气喘咳嗽 。 可单用 , 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 。 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 。 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