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佛肚竹应怎样科学栽培

【【栽培】佛肚竹应怎样科学栽培】
佛肚竹属禾本科多年生常绿灌木, 茎节基部膨大如瓶, 状似佛肚 。 莳养佛肚竹关键是要使竹节短、肚大, 若养护不当会使节长而细, 失去佛肚竹风韵 。 佛肚竹1年抽发2次新梢, 第1次在初夏, 第2次在初秋, 一般初夏生长的新竹节短、肚大, 而初秋生出的竹节细长, 无观赏价值, 宜剪除 。 故莳养佛肚竹关键是养好初夏生长的新竹 。

【栽培】佛肚竹应怎样科学栽培

文章插图

栽培技术措施:
①节制浇水 。 初夏见新竹笋露出, 盆土宜偏干, 母株竹叶以喷水为宜, 以、免新竹徒长 。
②剥除笋箨 。 竹笋每节外面都有一片较薄竹箨包裹, 竹箨内包着侧枝, 当竹笋出土20厘米时, 应及时抽剥竹笋基部的竹箨, 使侧芽露出见光, 促使侧枝生长, 可使竹节间变短、变粗, 以达到植株矮化的目的 。 以后随着竹笋不断伸长, 再进行抽剥竹箨, 以早晨进行为宜 。
③摘顶 。 按照栽种盆大小, 新竹长到一定高度时, 应及时摘除顶梢, 促使侧枝生长 。 过长的侧枝还要及时再进行摘顶, 以留2~3个竹节即可 。
④喷施硫酸亚铁, 使佛肚竹叶色浓绿, 有光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