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谈盆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盆景】谈盆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文章插图


如何让中国国粹之一的盆景艺术在当今社会繁荣发展 , 笔者认为下列问题不容忽视 。

盆景与盆栽分不清
盆景和盆栽虽都可称为艺术 , 但两者的概念和评品标准大不相同 。 盆景艺术是指用天然的植物和石类等素材依创作者构思 , 通过各种创作手法制作成极富意境的作品 , 评品上以作品成景后的意境效果和创作手法为主要标准 , 而且是一个集景、盆、架为一体的整合体;盆栽仅指将天然植物素材栽植于盆钵之中 , 经一系列整枝养护培育成一件美观观赏植物的过程 , 其评品标准以作品中植物的长势及栽培难度为主 , 盆栽基本上是单件体 , 就连近年来兴起的组合盆栽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多植物的混合体 。 盆景有深奥的意境 , 而盆栽就没有 。

评比侧重大型作品
全国众多的盆景展览评比中 , 往往先将盆景按体量大小分成大、中、小、微等级别 , 而后再按级别设奖 , 最终夺魁的几乎全是大型和特大型盆景 , 这样一来许多盆景制作单位和个人就争先恐后地到处采挖和收购野生大桩材 。 经快速成型后投入展览 , 使野生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 。 另一方面 , 这种评比取向挫伤了中小型盆景制作者的积极性 , 压制了中小型盆景的发展 。 因而笔者建议 , 今后的盆景评比应摒弃大小论 , 改以盆景的创意类型或艺术流派分类评比 , 这样庞大者和微小者就可站在同一高度 , 凭作品的实力角逐 , 相信会有更多的以创作技艺见长的精品盆景面世 。

普及缺少科学性
盆景艺术要发展是需要普及 , 但盆景的普及不可能像法律普及那样普及到全民 。 毕竟盆景是一门艺术 , 不管是制作者还是欣赏者 , 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个人良好的品性 , 否则盆景只能遭受沦为盆栽甚至死亡的厄运 。 笔者认为盆景的普及应以全国各地的盆景协会为主要力量 , 重点应普及盆景文化 , 提高大众对盆景的欣赏水平;而盆景的创作技艺等方面只能着重面向盆景从业人员和盆景爱好者普及 , 以提高盆景的创作水平 , 为多出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

保护与传承不够
传统精品盆景保护不利 , 其根本原因是资金问题及养护技术问题 。 因资金短缺导致精品盆景随意拍卖或无人问津而自生自灭;缺乏养护技术是导致一些传统精品盆景死亡的首要原因 。 因传统精品盆景所需的养护要求较高 , 而有些拥有者和养护者却对养护知识了解很少甚至一窍不通 。 笔者认为要彻底做好传统精品保护工作 , 必须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建立一些传统精品盆景收藏园 , 将精品盆景有序集中 , 组织专家制定出详细的养护方案并设立档案 , 还要制定规章严禁精品盆景的无序交易 。
有了对传统精品盆景的保护 , 才有对传统创作技法的继承和发扬 。 我们应该继承传统盆景制作技法中的精髓 , 而要摒弃那些与现代人生活格格不入的手法;要学习海外盆景的先进制作工艺 , 但不可失去中国盆景独具风格的神韵;要崇尚自然 , 提倡环保 , 但也不可一味地照大自然景物临摹;要融合创新 , 不可因循守旧 。 总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盆景 , 就是要在不脱离中国盆景风格这个大前提下 , 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

发展方向不明朗
盆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无疑会同经济挂上钩 , 否则盆景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 但盆景经济该向何处发展呢?笔者认为不妨从如下方面去考虑:一是开发和培育最适宜制作盆景的植物品种和石头等盆景素材;二是研究和开发盆景的无土化栽培 , 彻底解决盆景出口中的带土问题;三是着力开发小型和微型盆景 , 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四是着力开发经济实用的、与盆景有关的资材等产品;五是创办普及型的盆景类专业院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