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村资源巧利用 西岭群众喜洋洋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
旧村资源巧利用 西岭群众喜洋洋
【旧村资源巧利用 西岭群众喜洋洋】夏日 , 平定县冶西镇新派联村西岭一片片半人高、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 。 “土地是农民的根 , 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 许多村民搬迁到新派小区 , 但一直有回村种地的愿望 。 我们利用旧村资源发展肉羊养殖业 , 带动种植业 , 一方面满足了村民回村种地的愿望 , 另一方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 让大伙儿能够‘住在城里 , 干在村里’ 。 ”新派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安炳田说 。
2014年 , 西岭村村民集体搬迁到平定县新派小区居住 , 新迁小区距离西岭村12公里 , 路不好走 , 开车来回得1个多小时 。 年轻村民嫌路程远、上了年纪的村民出行不便 , 大多数西岭人不再回村种地 , 西岭的土地便闲置了 。 搬进城里住 , 大伙儿生活条件好了 , 但许多人还牵挂着西岭的耕地 。 为了方便大家回村种地 , 村支“两委”多次开会商议 , 决定通过招商引资发展肉羊养殖产业 , 以养殖带动种植 , 把村里的土地利用起来 。
“我们租用车辆每天接送村民回村种地 , 能满足村民种地的愿望 , 但钱从哪儿来?”“有了产业 , 才能挣到钱 。 ”“咱村在山里 , 离城市远 , 适合发展养殖业 。 村民回来种的玉茭就能当饲料 。 ”……当年 , 西岭村村支“两委”开展的讨论会 , 安炳田至今记忆犹新 。
说干就干 。 2015年 , 西岭村不断招商引资 , 最终联系到有发展肉羊养殖产业意向的申向军 , 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申向军牵头成立的平定县超群养殖专业合作社 。 合作社将荒山荒坡平整出来 , 并建起了羊场、引进了东湖羊 , 开始养殖肉羊 。 那段时间 , 安炳田也没闲着 , 统计想回村种地的村民、联系接送村民回村的大巴车……每一件事 , 他都要亲力亲为 。
在西岭建设养羊场 , 让村里的150多亩耕地“逃脱”荒废的命运 , 让村里的15亩撂荒地“重获新生” , 也让30多名想回村种地的村民得偿所愿 , 带动了全村21户37人脱贫 , 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 每当说起西岭的羊场 , 今年74岁的安琪田总会高兴地说:“俺是土生土长的西岭人 , 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 。 住到城里后 , 没地种 , 总怕闲出病来 , 每天盼着能回村里种地 。 有合作社的车接送 , 俺们回村种地方便多了 。 在合作社种地 , 一天能挣80元 。 春种秋收 , 一年最少也能挣3000多元 , 在地里干干活心情也舒畅 。 ”
6月27日一大早 , 工作人员王果卫正在羊舍里忙着给羊喂食 。 看着一只只又肥又壮的肉羊大口吃着饲料 , 王果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是下冶头村人 , 2015年俺来这儿喂羊 。 西岭这个养羊场给俺们周边村的人提供了工作的地方 。 有了这个工作 , 俺家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 。 ”
2020年 , 西岭村、潘家峪村、下南茹村、良浒村、天井村合并为新派联村 。 在新派联村党总支的引领下 , 西岭现在的发展越来越有劲头 , 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 如今 , 西岭人喜洋洋、田间地头的玉米绿油油、羊舍里的东湖羊胖墩墩……脱贫后的西岭正以一副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