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兜兰炭疽病


兜兰炭疽病

【花卉大全】兜兰炭疽病

文章插图

症状:叶发病 。 初生淡绿色圆形小斑点, 接着斑点逐渐扩大, 病斑灰褐色, 病斑外围为黑褐色 。 相邻病斑融合, 形成不规则形大病斑 。 老病斑上多形成黑色粒状物 。

病原物: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属真菌半知菌亚门, 黑盘孢目, 炭疽菌属, 胶孢炭疽菌 。 分生孢子盘初生于表面下, 后突破表皮外露, 黑色, 半球形, 直径216~233微米 。 分生孢子梗成层产生, 梗短, 无色, 不分枝, 基部颜色略深, 圆筒形, 22.5~32.5×4~6微米, 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 分生孢子无色, 单胞, 圆筒形, 两端钝圆, 含有颗粒状原生质和水泡状体 。

传染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株及叶基残桩上生存或越冬 。 孢子一般从伤口侵入, 生长季节有多次再浸染, 也可直接侵入新生叶并行潜伏侵染 。 发病条件兰花生育期需空气及土壤湿润, 夏天置荫棚下, 外界因素易使叶片造成损伤 。 而不断浇水保湿、风吹雨淋促进病菌孢子的生成、传播和萌发侵染, 病害扩展更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