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杜鹃根腐病防治措施


杜鹃根腐病防治措施根腐病对杜鹃花来说 , 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 其发病率虽不高 , 但染病后死亡率很高 , 所以在杜鹃花的栽培管理中必须重视对根腐病的防治 。

根腐病是一种由镰孢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 , 多发生在杜鹃花的根茎部位 , 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潮湿 , 阳光不足 , 半知菌类镰孢属真菌活动频繁 , 一旦侵入皮层 , 不久即会引起腐烂 , 根上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 , 后腐烂脱皮 , 木质部呈黑褐色 , 树皮逐渐呈灰白色 , 并会逐步蔓延 , “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 , 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导 , 使顶端嫩叶逐步干枯 , 并自上而下 , 枝叶萎蔫失水干枯 , 以致全株死亡 。

根腐病的防治 , 应注意采取如下措施:

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 , 数年内遇合适寄主仍有侵染力 , 凡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 , 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 , 故确诊后 , 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 。

对邻近的植株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 , 并用净水冲洗后再上盆 , 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 。

应注意改善场地通风 , 早晚增加光照 , 增施钾肥 , 提高抗病力 。

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涂抹主干 , 每7天至10天涂一次 , 连续三次 , 预防感染 。

【【防治】杜鹃根腐病防治措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