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药用植物泡桐根结线虫病


药用植物泡桐根结线虫病症状线虫侵入泡桐的根部以后 , 在寄生部位会产生肿瘤症物 , 使受害根生长发育受阻 , 地上部发育不良 , 株小黄化 。 病原Me10idogyneincognita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 。 病原线虫是雌雄异形 。 幼虫呈细长蠕虫状 。 雄成虫线状 , 尾端稍圆 , 无色透明 , 大小1.0—1.5×0.03—0.04(mm) 。 雌成虫梨形 , 每头雌线虫可产卵300—800粒 , 雌虫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 , 大小0.44—1.59×0.26—0.81(mm)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虫多在土壤5—30cm处生存 , 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 病土、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 。 一般可存活l一3年 。 翌春条件适宜时 , 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 , 产出单细胞的卵 , 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 , 脱皮后孵出二龄幼虫 , 离开卵块的二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 , 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 , 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 , 使根形成巨型细胞或虫瘦 , 或称根结 。 在生长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 , 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 , 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 , 2龄后离开卵块 , 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 。 远距离传播主要靠染病种根及苗木携带传播 。

防治方法参见丝瓜根结线虫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