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黄栌的育苗


黄栌的育苗黄栌的育苗
除杂分级除杂分级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来出苗齐 , 便于管理 。 种子中的杂物一般为少许的果梗 , 除去即可 。 然后把种子放入盛有清水的盆中 , 用手充分搅拌几下 , 这时水面和水中的种子即可分为两个等级 。

酸类处理把酸液倒入塑料盆内 , 再把适量种子倒入酸液中 , 用木棒搅拌半小时左右 。 停止搅拌后 , 把种子同酸液一同倒在放有窗纱(纱孔以不露种子为准)的塑料盆内 。 当酸液和种子被窗纱分离后 , 迅速用清水把种子冲洗干净 。

沙藏用湿度70%左右的干净沙子2份、种子1份 , 充分拌匀后装入盆内 , 盆口覆一层纯沙保持湿度 , 放到不超过5℃的土池内 , 最后在最上面盖5至10厘米厚的黄沙 , 沙藏100至120天 。

基质的配制腐叶土4份 , 黄沙3份 , 腐熟的农家肥3份 , 灭菌杀虫的农药适量 。 将各种成分拌匀后 , 用塑料薄膜密封以备后用 。 催芽催芽温度要保持在20℃至25℃ , 不可忽高忽低 , 否则易造成“烧芽”和“回芽” 。 把筛选的种子摊在湿润的干净布上 , 用喷壶在种子上喷一层高锰酸钾液 , 最后在种子上盖一层布(不可过厚) 。

催芽时要勤查湿度 , 见布发白就要喷水 , 见湿即停 。 36至48小时后 , 大部分种子已“扭嘴” , 这时即可播种 。 由于种子进价不菲 , 多进行点播 。 种子的颗粒较小 , 在点播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 , 所以催芽要分批分量进行 , 以免造成损失 。

播种播种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 , 这时的温差较大 , 应在小环境内操作 , 一般在塑料大棚内播种 。 如条件允许 , 播种后可加盖小拱棚 。 使用点播的方法 , 先用食指在装有基质的营养钵(5×8厘米)内戳一个3厘米深的小坑 , 接着每个坑内放一粒或两粒种子 , 再用过筛的壤土把种子盖严 , 最后用喷雾器把表土喷湿 。

管理点播后 , 不要一下把温度和湿度提得过高和过大 , 在高温高湿下出的苗子较柔弱 , 这时可通过放风和放草帘来降低温度和减小湿度 。 在高温低湿下会有许多“戴帽”(种皮不脱落)的苗子出土 , 这时要加大湿度 , 然后用手轻轻脱去种皮 。 在真叶没长出之前 , 要防鼠虫害 。 苗子长出两片真叶时喷一次300至500倍50%的代森铵水溶液 , 同时加强通风透光 , 减小湿度 , 以预防立枯病 。 在夏秋之交 , 易生白粉病 , 此时可加强管理 , 少施氮肥 , 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成800至1000倍溶液喷苗 。

移栽苗子根系长到营养钵底孔时是移栽的最佳时期 。 移栽可选在阴雨天或傍晚 。 由于黄栌不耐移栽 , 移时可用刀片把营养钵划破 , 注意不要伤及根系 , 然后连同营养钵一块下到大田内 , 最后的浇水一定要跟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