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黄杨’的栽培技术


黄杨’的栽培技术“黄杨”别名:冬青卫矛、正木 。 科属:黄杨科 。
树种特征:黄杨又称瓜子黄杨、千年矮 , 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 树干灰白光洁 , 枝条密生 , 枝四棱形 。 叶对生 , 革质 , 全缘 , 椭圆或倒卵形 , 先端圆或微凹 , 表面亮绿色 , 背面黄绿色 。 花簇生叶腋或枝端 , 4~5月开放 , 花黄绿色 。 葫果卵圆形 。
该属尚有雀舌黄杨 , 叶匙形或倒披针形 , 表面深绿色 , 有光泽;珍珠黄杨 , 常绿、灌木 , 叶形 , 有光泽 。 以上两种树姿优美 , 均为制作盆景的珍贵树种 。
黄杨产我国中部各省区 , 海拔1300米以下山地有野生 。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多有栽培 。 喜光 , 亦较耐阴 , 适生于肥沃、疏松、湿润之地 , 酸性土、中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 。 萌生性强 , 耐修剪 。
盆景的制作
(1)取材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的苗木 , 培养数年可移植上盆加工 。 亦可从山野选取老桩 , 掘起后 , 修剪过长根系及繁密枝条 , 先露地养坯1~2年 , 再上盆加工 。
(2)上盆
①选盆:黄杨常年油绿 , 宜用紫砂陶盆 , 盆色以紫色或浅黄为好 。 盆形则根据造型形式而定 。 悬崖式宜用深千筒盆 , 斜于式或曲干式则用椭圆形或长方形盆 。
②用土:盆景用土以熟化田园土或腐叶土掺拌适当垄糠灰为培养土 , 宜肥沃疏松 , 以通气透水性好的壤土为佳 。 老桩上盆宜带宿土 。
③栽种:黄杨较耐寒 , 可以在春季萌芽前进行 , 栽时要修剪过长过密根系 , 切勿使根窝曲在盆中 。 刚栽种的黄杨宜放在半阴处 。
(3)造型
黄杨萌发性强 , 在造型前 , 可将主干截头 , 让截面四周或下方萌发新技 , 再按艺术造型的要求 , 攀扎枝干 , 在春季用棕丝攀扎为好 。 亦可粗扎细剪 , 制成云片状或馒头状 , 或加工成自然树形 。 主干则顺其自然之势 , 制成斜干式或卧俯式 。 若将黄杨桩景点缀秀石 , 则成“黄杨俯” 。 黄杨很耐修剪 , 萌发力强 , 为保持优美树型 , 必须经常加工整形 。
养护管理
(l)浇水
黄杨喜湿润 , 盆景需经常浇水 , 保持盆土湿润 , 但也不可积水 。 夏季高温期 , 要早晚浇水 , 并喷叶面水 。
(2)施肥
在生长期5~8月 , 施2~3欢腐熟稀薄的饼肥水即可 , 冬季施1次基肥 , 用沤熟厩肥或干饼肥屑均可 。
(3)修剪
生长期随时剪去徒长枝、重叠枝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 。 黄杨萌发较快 , 一般在发新梢后 , 将先端1~2节剪去 , 可防止徒长 。 黄杨结果后 , 要及时摘去 , 以免消耗养分 , 影响树势生长 。
(4)翻盆
一般2~3年进行一次 , 时间以春季萌发前为好 。 结合翻盆剪去部分老根及过长过密根系 , 换去1/2旧土 , 塞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 , 以利根系发育 。
(5)病虫害防治
黄杨主要虫害有介壳虫和黄杨尺螃 , 介壳虫可用人工刷洗杀之 , 或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黄杨尺嫂用80%敌百虫可狙性粉剂喷杀 , 或用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喷杀 。 主要病*有煤污病 , 会引起落叶现象 , 防治关键是清除介壳虫 , 并经常喷叶面水 , 冲洗灰尘 , 使之生长良好 。
观赏 。 黄杨盆景树姿优美 , 叶小如豆瓣 , 质厚而有光泽 , 四季常青 , 可终年观赏 。 杨派黄杨盆景 , 枝叶经剪扎加工 , 成“云片状” , 平薄如削 , 再点缀山石 , 雅美如画 。
黄杨春季嫩叶初发 , 满树嫩绿 , 十分悦目 。 古人咏黄杨诗 , 飓尺黄杨树 , 婆要枝千重 , 叶深圃翡翠 , 据古踞虬龙 。 描绘了黄杨风姿 , 是家庭培养盆景的优良材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