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怎样栽培和繁殖龟背竹?


怎样栽培和繁殖龟背竹?

【繁殖】怎样栽培和繁殖龟背竹?

文章插图

龟背竹又名“蓬莱蕉”、“电线草”, 是天南星科常绿攀援观叶植物, 茎干上着生有褐色的气根, 形如电线, 故名“电线草” 。
叶卵圆形, 在羽状的叶脉间呈龟甲形散布许多长圆形的孔洞和深裂, 其形状似龟甲图案, 茎有节似竹干, 故名“龟背竹” 。
肉穗花序, 整个花形好像“台灯”, 有灯罩和灯泡, 十分奇特 。 龟背竹原产墨西哥热带雨林中, 性喜温暖、湿润环境, 忌阳光直射, 不耐寒, 在我国北方均作室内盆栽 。
1繁殖方法--活体切段法
近年来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繁殖观赏两不误的新方法, 简称为“活体切段法” 。
具体方法是:五月以后, 天气转暖, 龟背竹进入正常生长季节 。 此时选大中型盆栽龟背竹, 用利刀从茎干尾部向前每一节一根将母株茎干竖切为“楔形”, 上部宽为0.25厘米, 深度达茎干的四分之三左右, 注意不要切伤气生根和芽眼, 这是保证成活的关键 。
前端保留3条根(包括气生根)和4-5片叶, 以便保持一定的生长能力和观赏株型 。 切割后在各切口撒上草木灰或用千分之三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各段保持原形, 留在盆中 。
避免人工机械移动, 撕裂刀口, 损伤根和芽 。 前端不稳可用竹棍捆绑固定;然后置于室外半阴环境条件下 。 6月中旬以后, 在每个切段的芽眼上均会萌发出一片幼叶, 这时再将切口连接的四分之一切断, 脱离茎秆 。 继续加强肥水管理, 并结合中耕松土 。
生长到九月中旬时, 每节会有2~3片叶长出;此时可进行翻盆移栽 。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植株从盆中倒出, 切忌损伤叶片和碰断幼根, 然后将土刨开, 去掉旧土, 将植株分开, 注意尽量保留须根, 立即上盆浇水 。
先放置阴蔽处10天左右, 保持盆土及空气湿度, 再逐渐移置半荫处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 一般经1-2年就可培养出一株叶大、观赏价值高的龟背竹 。
2栽培管理
2.1温度、湿度管理龟背竹喜温暖、潮湿的环境, 忌强光直射, 极不耐旱, 在干燥的空气中, 叶缘卷曲焦枯破碎 。 因此, 夏秋季节可置于半阴环境条件下, 每天早、晚向叶面喷水, 保持清新湿润;冬季放于不低于10℃的室内, 并且注意通风透光 。
2.2水肥管理龟背竹在北方是观叶植物, 所以在施肥时, 应以氮肥为主, 培土
时, 用6分腐殖土, 2份鸡粪, 另加微量的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铜 。 用这种土栽植的龟背竹能够使叶片肥厚, 油绿光亮 。 在生长期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沤制的液肥 。 另外, 龟背竹曼生, 在管理中应避免倒伏, 并将气生根盘绕造型, 增加美感 。
2.3病虫防治
龟背竹在生长过程中, 易发生介壳虫危害 。 当数量较少时, 可人工用刷子抹杀;当数量较多时, 用化学方法防治, 可用1500倍的氧化乐果喷杀 。 【【繁殖】怎样栽培和繁殖龟背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