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双通道和单通道有多大差距,双通道32g有无必要


内存条双通道和单通道性能差别大吗?仅仅是从控制技术角度讲 , 分别是一个控制器和两个控制器;还是从内存条这个硬件本身来讲 , 也有单通道内存条和双通道内存条的区别?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 , 为什么现在的内存商家从来没有提及这个概念呢?我从来没有见过所谓Kingston 单通道内存条 和 Kingston 双通道内存条 。
单通道与双通道内存的差距有多大???从性能上来说 , 双通道内存和单通道内存容量一样的话 , 那么性能一定是双通道内存强 , 简单来说 , 组成双通道内存时内存的位宽也会乘以2 , 也就是理想状态下周期内的传送数据乘以2 , 这是单通内存不能比拟的 。
单通道内存在同一时间只能读 , 或者只能写 , 就像停车场的出入口只能通过一辆车 , 同一时间只能进或者出 , 车流量少的时候无所谓 , 但是车多的时候就互相等待 。
双通道必须是容量 , 速率完全相同的两组内存 。 现在新出的主板内存插槽一般采用两种颜色 , 相同颜色的插槽是一个通道的 , 要实现双通道 , 需要把两个通道的内存分别插在相应颜色和槽位上 。
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 , 理论上来说 , 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在彼此间零延迟的情况下同时运作 。

内存双通道和单通道有多大差距?理论上双通道比单通道处理速度高一倍 。 其主要差距体现在读取速度和处理能力上 。
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是一种内存控制和管理技术 , 它依赖于芯片组的内存控制器发生作用 , 在理论上能够使两条同等规格内存所提供的带宽增长一倍 。 因为双通道体系的两个内存控制器是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 , 因此二者能实现彼此间零等待时间 , 同时运作 。 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天性”可让有效等待时间缩减50% , 从而使内存的带宽翻倍 。
在读取速度上 , 单通道内存在同一时间只能读 , 或者只能写;双通道是指内存的读、写使用不同的通道 , 可以同时读和写 , 内存带宽翻倍 。

在处理能力上 , 双通道在读写方面比单通道有优势 , 在日常打开软件或者文档肯定要比单通道要快上一截 。 比如原来运行某些大型游戏时 , 由于内存带宽问题有点吃力 , 双通道带来的性能提升就能明显感觉到 。
扩展资料:
二通道内存与三通道内存的差距

与双通道内存技术类似 , 三通道内存技术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提升内存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带宽 。 大家知道 , 如今DDR2 667双通道内存带宽是10.67GB/s , 双通道DDR2 800所能提供的带宽为12.8GB/s 。 如果是三通道内存系统的话 , 则拥有3个64bit(也就是192bit)的CPU和内存间的交互位宽 , 如果搭配DDR3 1333内存 , 它的带宽可达32GB/s 。 并且这个带宽数量可随着处理器插槽的增长而增长 , 对于服务器的四插槽系统来说 , 其总带宽将可增长到102.4GB/s或更高 , 三通道内存的理论性能也能比同频率双通道内存提升50%以上 。
参考资料:
【内存双通道和单通道有多大差距,双通道32g有无必要】   


内存单通道与双通道到底有多大区别用户在升级内存过程中 , 最苦恼的想必就是容量与内存条数的选择 。 目前的DDR内存规格主要以单条256M、单条512M、单条1024M为主 , 如果要组建双通道则是256M×2、512M×2或是1024M×2 。 这×2可就决定了投入的翻倍 , 所带来的性能提升是否真的值得呢?

双通道内存技术已经在目前Intel和AMD平台得到了广泛普及 , 除去Socket 754 K8处理器之外 , 已经很难在市场上见到仅支持单通道内存的主流平台 。 双通道内存技术之所以出现 , 是为了提高内存传输位宽 。 双通道内存技术最初是从RAMBUS RDRAM内存开始的 。 RAMBUS内存虽说运行速度快 , 但是总线宽度却比SDRAM内存还要小 , 因此它不得不结合Intel的双通道内存控制技术以提高带宽 , 以满足P4处理器的需要 。 不过RAMBUS生产成本过高的原因 , 逐步被市场淘汰 , 这就使得双通道技术能在DDR内存上发扬光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