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莴笋种植:莴笋的大棚种植技术


莴笋是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蔬菜之一,茎叶皆能食用,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较高的种植价值 。 在莴笋的种植过程中,采用大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莴笋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 现将莴笋的大棚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

【种植】莴笋种植:莴笋的大棚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图:莴笋种植
一、莴笋的种前准备
1.田块选择:莴笋忌连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为佳,一般选用稻田土为宜 。 田块要求地势高,排灌方便 。
2.品种选择:选用耐寒耐冻的早熟品种 。 如科兴一号、种都耐寒二白皮、雪里松、挂丝红等莴笋品种 。
3.适时播种:一般在9月10日前后2天下种,用种量1亩需播种50g左右,苗令30—50天,定植期为10月15日前 。
【种植】莴笋种植:莴笋的大棚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图:莴笋种植
二、莴笋的定植扣膜
1.定植前准备:提前一周深翻炕土,一次性施足基肥 。 按1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0千克,然后整地作畦,畦面宽4—8尺 。
2.定植密度:定植行距为40厘米,株距35厘米,1亩可定植5000株左右 。
3.扣膜:在12月中旬,已进入寒冷的冬季,植株生长缓慢,且易遭受低温冻害,表现为叶片干枯,茎干干硬,品质低劣 。 为了给莴笋植株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应即时覆盖大棚膜保温 。
【种植】莴笋种植:莴笋的大棚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图:莴笋种植
三、莴笋的种植管理
【【种植】莴笋种植:莴笋的大棚种植技术】1.定植:定植后,随即浇施5%人畜粪水定根 。 5—7天追施一次10%人畜粪水加0.2%尿素提苗,并进行一次土壤中耕 。 开小盘时需肥量增大,应隔7天追一次畜粪水加0.3%尿素和0.3%氯化钾混合液,促进莴笋前期生长 。 茎干膨大初期,在株间打穴追施7:3的三元复合肥、油枯混合肥50g 。 扣膜后,应注意控肥 。 12月下旬至次年1月重施一次抽茎肥,一般用30%人畜粪水加0.5%尿素和0.5%,氯化钾混合液浇施 。
2.棚内温湿度控制:温湿度管理是大棚冬莴笋成败的关键技术措施 。 根据植株生长需要和气候变化,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管理:前期防高温窜杆徒长 。 后期主要是保温防冻,同时注意放风排湿 。 一般扣膜后,如遇温度过高,应揭开边膜降温 。 以后随着气温下降,不再揭边膜 。 只开两头棚门放风降温 。 至霜雪天气,每隔1—2天放风排湿一次,保持棚内空气新鲜即可 。
3.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定植缓苗后,若气温偏高,易窜苗,可用50mg/1的缩节胺或多效唑溶液喷施一次,控制节间伸长 。 开小盘时,用100mg/1的“481”水溶液喷施,增加功能叶,促进光合产物形成 。 茎干膨大期用25mg/1“施丰乐”或600倍的“金田宝”营养液肥喷施,可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
【种植】莴笋种植:莴笋的大棚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图:莴笋种植
四、莴笋的病害防治
大棚莴笋处于长时间的高湿状态下,易感霜霉病和菌核软腐病,除了加强棚内管理外,应结合微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 。 感病前可用500—600倍“亿安神力”或“益益久”微生物液喷施2—3交提高植株抗病力 。 感病后,霜霉病用70%乙锰500倍喷雾,菌核软腐病用50%多菌灵400倍加70%代森锰锌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加50%速克灵1000倍喷施 。 也可用百菌清烟雾剂或速成克灵烟雾剂防治 。
【小编结语】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莴笋,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 。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莴笋的大棚种植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