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般熬多久,中药为什么不能熬三次


中药怎么煮要好 。 一般是要煮多长时间?根据 药物的性质熬中药有所不同 。
方剂中如有矿石类另包 。 熬时多加水 。 大火烧开 。 小火慢煎15分钟 澄清后 用上清液煎根类 方法时间相同 。 后加入叶类花类 。 【也就是说 药有先煎 后下之分】
也可以 将药先用水寝 末过药两指 侵两小时 在熬 。 熬到药液剩一碗时即可 。
熬中药 没有时间规定 自己掌握火大 火小 药液的多少 。
中药一般熬多长时间? 熬中药的容器

中药煎煮首先是容器, 历代医家强调用砂锅为佳 。 因为砂锅受热均匀, 性质稳定, 在药物水煎服的混合过程中, 不会影响药物的合成和分解, 煎出的汤液质量好 。 其次用搪瓷锅、琉璃锅、不锈钢锅等容器亦可, 但绝对不能用铁锅、铜锅煎药, 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 药锅煎药前, 一定要洗刷干净, 除去沉积物, 这样做一是可防止不同性质的药物互相干扰, 二是煎煮时药物不易沉底, 粘结和焦化 。

熬中药放多少水

中药放入容器后, 加水是一个关键,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主要溶液, 如水过多则药汁过多, 药汁浓度降低, 加水过少, 不仅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而且容易干锅或药物焦化 。 正确的方法应该将药物放入砂锅内后将药物摊平, 然后加水高出药面3~4厘米(二横指左右)即可 。

中药熬制的时间

中药放完水后, 不要立即煎煮, 应先浸泡20~30分钟, 使药物湿润变软, 质介破裂, 有效成分就会尽可能被煎出 。 煎药时的火候和时间亦非常重要 。 煎药初时用大火(即武火),
待煮沸后应用小火(即文火)慢煎, 以药汁沸腾而不溢出为度 。 煎药的时间应根据药的性质及作用来定 。 如滋补药其性厚实, 滋腻性浊, 会有大量营养物质不易煎透, 故时间宜长 。 头汁一般水沸后煎40~60分钟, 二汁水沸后再煎30分钟 。 又如发汗解表药, 其性散发, 含挥发油多, 不宜久煎 。 头汁水沸后煎10~15分钟, 二汁水沸后再煎5~10分钟即可 。 一般治疗用药头汁水沸后煎30分钟, 二汁水沸后再煎20分钟即可 。 煎煮药时应该把锅盖盖好 。 但头汁和二汁一般不少于400~500毫升(约一小碗) 。
一般熬中药要熬多久时间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 严禁用铁器 。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 。 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 一般药为30分钟 。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 沸后煎15-20分钟 。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 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 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 。 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 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 。 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 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 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 取药汁, 微火煎煮, 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 中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剂, 每剂煎二汁, 早、晚各服一汁, 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 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 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 防止受潮、变质 。
熬中药一般熬多长时间最好汤剂是中药临床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 中药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临床疗效, 历代医家都很重视 。 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不效, 全在于此 。 ”李时珍说“凡服汤药, 虽品物专精, 修治如法, 而煎药者鲁莽造次, 水火不良, 火候失度, 则药亦无功 。 ”因此, 如何正确煎煮中药, 是发挥中药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