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斩首指的是哪个午门,故宫珍妃井闹鬼


电视剧中“拉出午门斩首”是真的吗, 午门是什么地方?电视剧和戏曲舞中经常说到:午时三刻已到, 拉出午门斩首, 其中午时三刻就是现在接近中午十二点的时候 。 午门就是现在的北京紫禁城正门 。

午门在古代一般是皇帝颁发诏书, 军队凯旋而归时也要在午门进行“献俘礼”, 明朝时期还经常在午门外面“廷仗”大臣, 就是把要处罚的大臣带到午门打屁股, 有的活活被打死 。
但是午门却并没有作为刑场来砍头杀人, 古代杀人一般是在市区街道, 人比较多的地方比如菜市口, 砍头让很多百姓看到, 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 影视剧和戏曲舞台上的推出午门问斩, 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
【午门斩首指的是哪个午门,故宫珍妃井闹鬼】
古代人没有钟表, 他们把握时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在白天的时候主要用太阳的影子来掌握时间, 有种根据太阳影子变化而标注刻度的工具叫日晷, 它是中国两千年前就使用的计时工具 。
遇到阴雨天或者晚上, 没有太阳影子的时候 。 还有一种计时工具那就是漏, 漏分为沙漏和水漏, 主要以水漏为主, 是根据器具中盛放的沙子和水均匀流出, 放在漏壶里刻有刻度的标尺来掌握时间的, 古人以天干地支记年法, 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来计时, 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钟头, 每个时辰又分为八刻, 午时三刻就是大概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午十二点 。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杀人必须要午时三刻, 但是这种说法由来已久, 可能是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非官方强制的习惯, 因为古人认为一个人未尽天年就被杀掉, 就会阴魂不散, 向执行死刑的人索命, 而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可以克制阴魂纠缠, 这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而已 。
由此可见, 无论是推出午门问斩还是午时三刻问斩都并没有真正的史料依据, 大都是民间口口相传的一种说法, 或者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 。

电视剧中“拉出午门斩首”是真的吗?午门是什么地方?电视剧里的“拉出午门斩首”并不是真的, 因为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 没有君王会在自己家门口杀人的 。 而且午门是用来举行颁奖典礼的 。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发现, 高高在上的君王生气的时候, 大手一挥, 直接说一句“拉出午门斩首”, 很快就会有侍卫出来把罪臣给带走,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拉出五门斩首”是真的吗, 午门到底是什么地方 。

第一, 首先我们来先说一下午门的位置 。

众所周知, 紫禁城是明朝时期永乐帝朱棣建造的, 所以午门也是在那个时期建造的, 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 而一开始的时候, 也就是说明朝的时候, 如果君王和臣子发生了矛盾, 就会在午门惩罚臣子, 但并不是斩首, 而是“庭杖”, 也就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用板子打屁股 。


第二, “午门斩首”并不是真的 。

刚才我们说了, 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 而紫禁城的主人是君王, 所以君王是不可能在自己家门口斩首的, 所以说午门并不是用来斩首示众的地方, 明朝的时候它是用来惩罚臣子的地方, 后来到了清朝的时候, 这个地方就开始变成奖励臣子的地方, 每当队伍凯旋归来的时候, 都会在午门集结, 然后举行颁奖典礼 。  而且犯人斩首一般都是去人多的菜市口, 因为在那里才能做到斩首示众, 震慑他人的目的 。

第三, “午门斩首”是为了迎合剧情需要 。

之所以电视剧里会出现“午门斩首”这样的情节, 其实也是为了迎合剧情需要, 为了展示君王威严,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午门比较远, 所以有时候君王如果是因为一时生气而意气用事的话, 那么可以趁着侍卫在押解大臣去午门的这个时间段里冷静一下, 如果有人求情, 或者是君王的气消了, 也可以及时停止“午门斩首”的行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