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稀植多果无籽西瓜种植技术要点( 二 )


2.3.3顶接法育苗
2.3.3.1砧木 苗床摆好穴盘, 育苗基质倒在穴盘上, 用竹片刮平, 浇透水, 砧木种子拣芽分级定向播种 。 播深2~3cm 。 覆盖湿润基质刮平, 盖膜保温28℃, 8d后即可出苗, 10d齐苗 。 当日出苗当时脱帽 。
2.3.3.2接穗 当砧木出土后, 接穗育苗方法同靠接法 。
2.3.3.3嫁接方法 当砧木子叶平展、心叶露出, 接穗子叶由黄变绿时, 即可嫁接 。 方法是4人结合 。 1人运转苗盘, 2人插苗, 1人削接穗 。 接穗苗在子叶节下方胚轴约1cm处斜削1刀, 削面长1.0~1.2cm称大斜面 。 在大斜面对面去掉1层表皮称小斜面, 分别给2个插苗者插苗:插苗者用竹签去掉砧木生长点, 用左手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砧木的子叶节, 右手持竹签从平行于子叶方向斜向插入砧木, 自食指处向拇指插, 以竹签尖端正好到达拇指处为准, 竹签暂不拔出, 右手接过削好的接穗, 拔出竹签, 大斜面向下 。 立即插入竹签孔中使之紧密贴合 。 每盘嫁接结束, 由第1人转到苗床, 随即盖膜保温遮阴 。 这样, 每4人小组1个劳动日可正常嫁接1.2万~1.5万株, 平均每人可嫁接3 000~4 000株 。
2.4苗床管理
有机无籽西瓜从育苗、嫁接到移栽, 25~30d可达到2叶1心或3片真叶, 幼苗生长发育要经历几个生长阶段, 为确保适期壮苗, 苗床可采用“三促三控”管理法 。
2.4.1一促全苗 从播种到顶土7~8d, 是提高出苗率的关键 。 播种后, 无籽西瓜苗床保持32~33℃, 授粉品种保持28~30℃, 葫芦砧木25~28℃, 围绕“早、全、齐、匀、壮”精细操作 。 适度调节, 保证接穗和砧木嫁接适期相遇, 比例配合 。 在生产上注意:一是选晴天播种, 出苗以前避阴雨, 防日灼烤苗;二是苗床湿度, 宁干勿湿;三是遇低温寒潮加温保温 。
2.4.2一控高脚苗 从顶土到子叶平展需5~7d, 是防病提高成苗率的关键 。 苗床床温降到18~22℃, 瓜苗开始顶土抽掉地面薄膜, 60%瓜苗顶土, 大棚两头小通风, 80%瓜苗顶土, 大棚两头大通风, 出苗后上午8:00~10:00揭膜“摘帽”, 齐苗后大棚两头揭膜通风, 下午16:00后封棚, 力争子叶平展前晒3~5d, 确保下胚轴长不超过8cm, 幼苗矮粗健壮 。
2.4.3二促嫁接活棵 从嫁接移栽到伤口愈合、第1片真叶展开, 这一阶段8~10d, 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 瓜苗嫁接移到苗床后随盖膜、随遮阴, 苗床要密闭保持床温25~28℃, 最高不得超过30℃ 。 空气湿度100%, 薄膜布满水珠, 促进伤口愈合, 减少叶面蒸腾 。 嫁接5d后, 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在瓜苗不萎蔫的情况下 。
2.4.4二控叶柄拔长 从苗床通风到第2片真叶展开 。 主要控制瓜苗病害、促进根系下扎, 控制叶长不大于叶宽 。 叶柄不大于叶长 。 床温控制18~22℃, 大棚两头昼夜翻卷, 及时摘除砧木萌芽 。
2.4.5三促真叶快长 瓜苗第2、3片真叶大小, 对嫁接稀植情况下移栽后瓜苗分枝能力、结果产量影响很大 。 尽可能促进第2片真叶肥厚、腋芽健壮;在管理上大棚两头白天通风, 夜间压膜, 保持床温25~30℃3~4d, 加快第2片真叶生长, 使叶片舒展有力 。
2.4.6三控幼苗健壮
从第2片真叶展开到第2片心叶突出需4~5d, 是第2叶速生期 。 管理上让阳光直射瓜苗, 增加光合产物, 降低苗床温度, 以第2叶叶柄不超过叶长为促控合理的标志, 早揭晚盖 。 移栽前3d, 夜间不盖薄膜, 炼苗适应大田气候, 移栽前喷杀虫剂、杀菌剂 。 适龄壮苗应及时移栽 。
3栽培方法
3.1整地移栽
无籽西瓜夏秋栽培生长期间, 正值梅雨汛期 。 因此栽前要精细整地, 要求深沟高垄, 每667m2普施优质发酵农家肥5 000~7 000kg, 地膜覆盖 。 当幼苗2~3片真叶时, 按苗情分级移栽 。 行距2.5~3m 。 株距1~1.2m, 带土带肥带药, 肥、苗隔离 。 去掉嫁接夹, 保持接口在土面之上, 栽后浇水封穴, 尽可能提高移栽质量, 这是壮苗早发的基础 。 每667m2定植入200~250株, 其中在瓜地两头 。 配栽相应授粉品种30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