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中彩和釉下彩哪个好,餐具用釉下彩还是釉上彩好( 二 )


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三者的优缺点 是什么?釉彩可以从五个方面区分

1、制作步骤、过程不同
2、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3、外表不同
4、分类不一样
5、色料不同
一、 制作步骤、过程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直接用色料进行创作 , 再经过上釉 , 最后窑烧而成 , 色料可充分渗透在瓷器当中 。
釉中彩:在生坯上一层釉料 , 然后在表面上彩绘完毕后 , 再在绘画的表面全部覆盖一层釉 。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 , 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创作 , 最后窑烧而成的 , 故画作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
二、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釉下彩:1 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 , 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 , 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2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 , 则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 , 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
釉中彩: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 , 然后彩绘 , 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 , 再经1060—1250℃的高温快烧彩烧 , 时间为90—100分钟 。
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 , 用色料创作完画作后 , 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 。
三、外表不同
釉下彩:画法是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 , 再在其上施釉 , 釉是在最表层的 。 所以釉下彩绘出来的器物色彩光润 , 表面平滑 , 渗透连绵 , 永不褪色 , 即使久经磨蚀 , 只要釉面完好 , 并不减少产品彩绘时的色泽鲜艳度 。 作为日用瓷(比如杯、碗、瓢、盆等)是很安全的 。
釉中彩:在高温快烧的条件下 , 制品釉面软化熔融 , 使这种新颜料的颗粒渗入釉内 , 当冷却后釉面封闭 , 花色便沉浸在釉中使外观变得滋润恍月 , 细腻晶莹 , 颇有釉下彩的效果 。 这种用高温快烧颜料装饰具有独特的风格 , 其色彩玉润柔和 , 制品耐机械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强 , 同时彻底解决了陶瓷器‘铅毒’的危害 。
釉上彩:很多日用瓷多采用这种方式 , 色料颜色有几百种 , 表现力极强 , 色料的最终烧成温度很低 , 烧成之后色彩的变化不大 。 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 , 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 , 如经长久的摩擦侵蚀 , 易于脱落变色 。 由于釉上彩的色料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 所以日用瓷如发现有脱落的现象 , 最好不要使用 。 但一般情况下比较新的日用瓷没有脱落迹象的还是安全的 。
四、分类不一样
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
【釉中彩和釉下彩哪个好,餐具用釉下彩还是釉上彩好】釉中彩:绘画 , 贴花为主 。
釉上彩: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 。 还有印花、贴花、刷花、喷花等其他种类 。
五、色料不同
釉下彩:色料用高温烧成 , 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 , 而色料中能耐高温的不多 , 因此颜色的变化极难掌握 。
釉中彩:色料用高温烧成 , 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 。
釉上彩:色料用的是650℃——800℃的低温烧成 。 由于温度低 , 许多颜料都能经受这样的温度 , 故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 。
对于初学者来说 , 分辨釉上彩和釉下彩可从陶瓷表面观察 。
釉下彩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 , 色彩呈现效果一般 。
釉上彩有凹凸感 , 画面光亮度较差 , 色彩好 。
釉中彩色调较釉上少 , 但画面不磨损 , 光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