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高前景旱半夏高产种植技术


【高产】高前景旱半夏高产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半夏是中药材其中一种 , 而“地之骄子”旱半夏更是一种拥有较好发展前景以及经济效益的种植品种 , 如果管理得当 , 每亩可创下万元的收入 。 半夏高产种植技术如下:
(一)概述:半夏为常用中药 , 以块茎供药用 , 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能 。
(二)习性:旱半夏喜荫蔽环境 , 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耐阴、耐寒 , 块茎能自然越冬 , 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 , 以含水量40%-50%、PH值6-7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为宜 。 半夏每年常常出现三次倒苗现象 。 第一次在4月上旬至6月上旬 。 第二次在6月至8月中旬 。 第三次在8月至10月下旬 。 每次出苗生长期50-60天 。 幼苗(苗高在15cm左右时)怕炎热和寒冷 , 最适应生长温度为15-20度 , 气温在26度以上时倒苗 , 13度以下时枯苗 。
(三) 繁殖:以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为主 , 亦可种子繁殖 , 但种子发芽率不高 , 生长周期长 , 一般不采用 。
(四)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半夏根浅 , 一般在20厘米左右 , 最好在封冻前深耕15-20厘米使土壤风化疏松 。 第二年开春 , 每亩施猪牛烂粪1500公斤 , 过磷酸钙15公斤作基肥 , 耕翻耙平 , 整地作畦 。
2、块茎繁殖:9月下旬 , 采挖半夏时 , 选直径1.5厘米左右的块茎作种 , 用潮湿沙土混拌 , 存在放阴凉处贮藏 。 春秋两季栽种均可 。 南方可随挖随栽 , 北方4月月初栽种 , 栽种前块茎要按大小分级 , 分别栽种 。 顺畦按行距20厘米 , 开4-5厘米深的沟 , 按株距5厘米 , 将茎顺沟栽植 , 覆土后浇水 。 种后20天左右出苗 , 每亩用块茎100斤 。
3、珠芽繁殖:5-6月间 , 老叶将枯萎时 , 叶柄下珠芽已成熟 , 即可采下栽种 , 按行株距15×15厘米 , 每穴种珠芽2-3个 , 覆土后浇水 。 旱半夏田间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 , 它也可套种于果树林下 , 立体种植 , 效益更佳 。 粮—药套种、果—药套种更是我们推广的中药材高产栽培模式之一 。
(五)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除草 , 五月下旬以后 , 幼苗生长旺盛 , 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培土 。
2、施肥:半夏喜肥 , 4月底5月初幼苗期 , 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畜粪水 。 6月下旬叶柄下部出珠芽时 , 每亩用尿素10公斤与堆肥或圈肥1500公斤拌匀 , 开沟施入 , 结合培土 , 然后浇水 。
3、摘花:如不留种 , 则及时要把花序摘去 , 以提高产量 。
4、排灌:半夏喜湿但又怕积水 , 因此注意排灌是一个重要环节 。
【【高产】高前景旱半夏高产种植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