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德: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为中医药发展“补课”

本文转自:科普中国
传承精华 , 中医药发展才能源远流长;守正创新 , 中医药发展才会清流激荡 。 结合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的突出表现和经验成果 , 多位曾经参与一线抗疫的中医药专家畅谈体会 , 为中医药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护佑全人类健康建言献策 。
【张忠德: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为中医药发展“补课”】
张忠德: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为中医药发展“补课”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 。 受访者供图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一部分 , 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主要抓手和体现 。 中医药人员首先要继承好文化瑰宝里的精华 , 向国人普及好中医药文化知识 , 让老百姓在生活中、在防病治病中 , 对中医药有比较系统的认知 。 ”谈及此次疫情救治 ,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认为 , 一个世纪以来 , 尽管世界科技文明飞跃发展 , 但对中医药的总结继承近乎是断层的 。 当下 , 应该用一切现代文明成果、科技成果来为中医药发展“补课” , 在中医药固有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发展它 , 用现代人的语言体系传播它 。
张忠德: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为中医药发展“补课”
正在为新冠肺炎患者诊断的张忠德(左) 。 受访者供图
中医药抗疫从“参与者”到“主力军”
“疫情救治的初始阶段 , 在中医药也对病因病机不了解的情况下 , 基层医生开始用中药进行试探性的治疗 。 我们专家组到武汉的首要任务就是去寻找针对这种疾病的核心病机 。 ”作为湖北武汉抗疫第一批国家医疗队专家组成员、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的队长 , 张忠德向采访人员讲述了当时的经历 。
“跟西医寻找病源一样 , 中医药同样要经过从零参与到开始规范性地使用 , 再到大面积普及和全面推广的过程 。 中医药从点滴的疗效到后来对轻症普通型、重症型患者主要症状的缓解 , 通过患者的亲身感受、同行的认可 , 加强了我们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信心 , 体现了中医药在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过程中 , 从摸索、成熟、推广到定型的规律 。 ”张忠德称 。
张忠德: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为中医药发展“补课”
2020年2月1日 , 广东省中医院医疗队队员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隔离病区教患者练习中医养生操八段锦 。 新华社发(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供图)
中西医结合对重大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意义重大
“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中 , 中西协同作战 , 共同发挥优势 , 实现了1+1>2的效果 。 特别是河北、云南的疫情 , 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 ,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 ”同样参加了两地驰援救治的张忠德讲到 。
张忠德认为 , 不仅仅是新冠肺炎 , 在其他重大疾病、危重病、常见病和多发病中 , 中西医结合同样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衰、心脏移植、肾脏移植、慢阻肺等 , 在不同的病情阶段 , 采用中西结合治疗 , 可大大缩短患者病程 , 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他表示 。
为此 , 张忠德呼吁 , 要通过中西医结合攻关 , 来打造中国特有的医疗卫生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