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是四川哪里,四川四大名山是什么山


三国演义里的蜀中是指的哪些地方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 , 历史悠久 , 古称蜀州 。 崇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在四川的所有魅力城市中仅次于都江堰市 , 列第二位 。
在三国里 , 蜀中汉中是哪?关中,西大散关,东函谷关,北崤关,南武关,洛阳长安一带地区 。
汉中,秦岭以南,四川盆地以北一带地区 。
【蜀中是四川哪里,四川四大名山是什么山】蜀中,四川盆地 。
各个朝代所指基本无区别 。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 , 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 。 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 , 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 , 总面积55623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2385.06万(2015年底) 。
蜀中即蜀 , 古国名 , 为 秦 所灭 。 有今 四川 省中部地 。 因泛称 蜀 地为“蜀中” 。 晋 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建安 十九年 , 先主 克 蜀 。 蜀 中丰富 , 盛乐置酒大会 , 飨食三军 。 ”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修 又问曰:‘蜀 中人物如何?’松 曰:‘……九流三教 , 出乎其类 , 拔乎其萃者 , 不可尽记 , 岂能尽数 。 ’”清 袁枚《随园随笔·蜀无眉山》:“卭州 牧 杨宏庆 云:‘人称三 苏 为 眉山 苏氏 , 考之 蜀 中志书 , 无所谓‘眉山’者 。 ’”
扩展资料:
古代蜀中、汉中与中原联系
自秦灭巴蜀之际到秦亡 , 从秦都咸阳到蜀中的主要交通路线一直是褒斜道——金牛道 。 直到前述刘邦为消除项羽疑虑 , 焚毁褒斜栈道 , 关中至汉中巴蜀的主要交通线才转为故道 。
但故道显然并非新辟 , 故道之称 , 表明其开辟时间显然甚早 , 甚至可能先于被许多学者认为最早的金牛道——褒斜道 , 很可能是后者开通前连接蜀地和渭水上游地区的主要传统通道 。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 , 故道的开辟应不晚于西周甚至先周经营巴蜀江汉时期 , 是周人所筑著名的“周道”网络的组成或延伸部分 。 史籍中“周道”又曰“周行” , 其初创当始于先周时期的周原 , 灭商后遂在王畿内扩展成颇为畅达的交通干线体系 , 而且延伸到了一些重要的诸侯国 。
记载周代西土封国夨以土地赔偿散国的铜器散氏盘(郭沫若从刘心源称夨人盘)铭 , 即有“封于周道”之语 , 并记其所偿之地涉及“刍道”、“原道”、“眉道”、“逨道”、“桹木道”、“井邑封道”、“瀗”、“大沽”等诸多陆路、水道名称 。
散氏盘相传于清乾隆初出土于陕西凤翔县 , 王国维先生根据克鼎铭文中“地名颇与此盘相涉”考证指出 , 克鼎出土于“宝鸡县南之渭水南岸 , 此地既为克之故虚 , 则散氏故虚必距此不远 , 因知散氏者即《水经·渭水注》大散关、大散岭之散 。
又铭中瀗水即《渭水注》中之扞水 , 周道即周道谷 , 大沽者即《漾水注》之故道水 , 冈即衙岭山间之高地也 , 其诸地之总名铭中谓之眉……又据此盘所纪地理观之 , 则夨在散东 , 井在夨散二国间而少居其北” 。
无论散盘出土于上述何地 , 散氏故虚所在则无异议 , 因而郭沫若、谭骐骧分别主编的历史地图集均将散地定位在嘉陵江上源之“大散关、大散岭”一带 , 亦即史籍记载的故道一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