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火山,岩浆就是火山吗


中国哪有火山中国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云南腾冲火山、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历史上有过多次火山喷发的记载 , 黑龙江镜泊湖火山、吉林龙岗火山、琼北火山全新世以来有过喷发 。 近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 , 长白山、腾冲等火山区存在火山地震、高热流、水热活动等 , 预示着这些火山存在再次喷发的潜在危险 。
中国火山分布

①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区 , 共有34个火山群 , 计640余座火山 , 并有大面积的熔岩被 。 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东北平原(见五大连池火山群)及松辽分水岭3地区 , 具有活动范围广、强度高、喷发期数多、分布密度大等特点 。 新第三纪时期多有规模巨大的沿断裂溢出的基性玄武岩 , 覆盖于广大准平原面之上 , 成大面积的熔岩高原及台地;规模较小者后期被侵蚀切割为方山、岭脊、尖山、残丘等;第四纪以后喷发规模渐小 , 熔岩充填谷地 , 覆于河流阶地之上成低台地 , 或堵塞河流堰塞成湖 , 如“地下森林”火山群的熔岩流阻塞牡丹江上游 , 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熔岩堰塞湖——镜泊湖;晚期则以强烈的中心式喷发为主 , 形成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砂、火山灰等)组成的突兀于熔岩高原、台地之上众多的火山锥 。 以长白山地区为例:在以长白山火山锥为中心的广大地面上 , 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呈环带状分布 , 覆盖面积达万余平方公里 。 一般认为东北区晚新生代以来的火山活动共有9期 , 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第三期)喷发为最强烈 , 此后规模和强度逐渐减弱 。

②内蒙古高原亦为中国晚新生代火山活动较频繁地区 。 在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和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截接部位之北侧 , 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的内蒙古高原中部 , 发育有大片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期的玄武岩组成的熔岩台地 , 总面积约1.2万多平方公里 , 规模仅次于长白山区 。 台地上规律地排列着许多第四纪死火山锥 。 按其分布的可分为3片:巴彦图嘎熔岩台地集中于中蒙边界 , 至少有40余座火山;阿巴嘎火山群规模最大 , 熔岩台地之上有206座成截顶圆锥形、钟形、马蹄形、不规则形火山锥;达来诺尔熔岩台地面积约3100平方公里 , 102座火山锥成华夏向雁行式排列有序 。 以上均为新第三纪宁静式裂隙喷溢到第四纪后逐渐转为多次强烈的中心式喷发而形成 。 内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宁周围直至山西右玉、大同 , 及张北汉诺坝玄武岩台地一带 , 称察哈尔火山区 。 该区恰值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大兴安岭新华夏构造带之截接部位 , 又为祁吕东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复杂化 。 所以 , 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显受控于北东向及东西向构造 。 该区熔岩面积很大 , 如察哈尔熔岩台地面积约4400多平方公里 , 但后期火山活动规模及火山锥数目均远不及高原中部 。 第四纪火山锥仅分布在玄武岩台地的南北两侧 , 如大同火山群可见保存完好的火山锥10余个 , 另外还有由9座火山组成的马兰哈达火山群和由7座火山组成的岱海南部火山群 。 据推断该区火山活动始于中新世末—上新世初 , 到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方结束 。

③海南岛北部与雷州半岛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的形成是与该区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 该区第三纪初期开始断陷下沉 , 沉积厚度达3000余米 , 其中夹有数十层薄层玄武岩 。 第四纪初雷琼地区上升 , 火山活动也最强烈 。 早期为裂隙式的平静溢流 , 成大规模熔岩被 , 而后逐渐转为猛烈但规模较小的中心式喷发 , 至全新世渐趋停息 。 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积的熔岩台地及星罗棋布的火山锥 。 据统计玄武岩流面积达7500平方公里 , 火山锥近70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