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消毒剂有哪些,常用的高水平消毒剂包括


高水平消毒物品有哪些 高水平消毒为消毒应用术语 , 指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 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酸性氧化电解水(AEOW)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 , 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扩展资料:
按照消毒水平的高低 , 分为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与低水平消毒 。
中水平消毒 ,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 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碘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 , 在规定条件下 , 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高水平消毒剂有哪些,常用的高水平消毒剂包括】低水平消毒 ,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类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 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 , 在规定的条件下 , 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高效消毒剂有哪些? 用于常规诊疗检查的软式内镜必须高水平消毒 , WS507推荐了以下几种化学消毒方法 。
戊二醛
2004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推荐使用的戊二醛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对软式内镜的材质兼容性相对好的消毒剂 。 临床使用中戊二醛存在的问题有:
1.使用相对麻烦:使用前戊二醛常规都要先加碳酸氢钠把消毒液的pH值调整到7.5-8.5进行碱化 , 提高消毒效果;
2.高水平消毒常规需要20min , 影响临床诊疗速度;
3.对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相对差 , 用于分枝杆菌污染的软式内镜需要延长消毒时间到45min;现已发现耐戊二醛的龟分枝杆菌;
4.浸泡消毒后如果终末漂洗不彻底 , 残留内腔的戊二醛会导致就诊患者发生化学性结肠炎;
5.清洗消毒人员存在吸入毒性风险 , 清洗消毒间需要特别的通风设施和个人防护 。
邻苯二甲醛
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确认邻苯二甲醛可用于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 。 与朗索2%戊二醛相比 , 朗索邻苯二甲醛用于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优势有:
1.使用方便:使用前不需要碱化;
2.高水平消毒时间只要5-12min , 满足临床需求;
3.对分枝杆菌杀灭效果好;
4.使用浓度低(0.55%) , 没有明显刺激性气味;
5.国外研究连续使用稳定性比戊二醛好 。 内镜表面在使用邻苯二甲醛后会出现灰染 , 这儿是邻苯二甲醛和表面残留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 能够间接监督软式内镜的清洗质量 。
过氧乙酸
用于软式内镜消毒的过氧乙酸需要检测认证 。 能用于其他医疗器械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不一定能用于软式内镜 , 需要考虑材质兼容性和使用稳定性 。 目前市场上有过氧乙酸粉剂和液体 , 有一元包装(使用前不要活化)和二元包装(使用前要混在一起进行活化);通常使用0.2%浓度5min达到高水平消毒 。 国外几乎都在清洗消毒机中使用过氧乙酸 , 这样能保证消毒后终末漂洗;国内手工处置时要注意过氧乙酸消毒后充分漂洗 , 否则残留的过氧乙酸会对内镜腐蚀 。 首次使用过氧乙酸消毒使用较久的软式内镜时 , 可能发生内腔道表面生物膜脱落 , 建议临床使用前先连续进行几次消毒和漂洗 。 另外使用中还要防范过氧乙酸对外排管道的腐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