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巴金副作用有哪些,德巴金的副作用多久消失


德巴金副作用有哪些? 这个药物的的主要成分是丙戊酸钠 ,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嗜睡、乏力等 。
德巴金这个药 , 长期服用的话 , 对身体器官和大脑有哪些副作用吗?副作用最大的是哪些方面?万分感谢 德巴金?缓释片 副作用很大的 , 不过已经半年没有关系了

成分
每片含333毫克丙戊酸(含量相当于500毫克丙戊酸钠) 。
药理作用
德巴金系广谱抗癫痫病药物 ,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 对动物的药理研究发现德巴金对各种癫痫的实验模型(全身性和部分性)均有抗惊厥作用 , 同样德巴金被发现对人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 , 德巴金主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γ-氨基丁酸的浓度有关 。
药代动力学
丙戊酸钠口服或静脉注射后 , 其生物活性接近100% 。
分布的范围主要限于血液 , 并迅速交换至细胞外液 , 脑脊液中的丙戊酸钠的浓度与游离血浆浓度接近 , 德巴金能通过胎盘 , 哺乳期妇女用药时 , 在乳汁中德巴金分泌的浓度很底(血清总浓度在1%-10%) 。
口服后 , 丙戊酸可迅速(3-4天)达到稳态血浓度;静脉注射后 , 几分钟内可达到稳态血浓度 , 然后可继续静脉滴注维持 。
丙戊酸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 , 与蛋白结合的量呈剂量依赖性 , 且有饱和现象 。
丙戊酸分子可以滤出 , 但仅限游离型(10%) 。
与其它抗癫痫药不同 , 丙戊酸钠不会增加其降解 , 也不降解其它药物 , 如黄体求偶素 , 这是由于参与细胞色素P450诱导作用的酶缺乏而致的 。
半衰期大约8-20小时 , 在儿童通常更短 。
丙戊酸钠通过葡萄糖醛酸化的β-氧化代谢 , 并主要经尿液排泄 。
适应症
用于治疗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 , 尤其是以下的发作类型: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和混合性发作以及部分性癫痫:简单性或复杂性发作;继发性全身性发作;特殊类型的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 。
剂量和用法
每日用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和体重来定 , 而且 , 要考虑到对丙戊酸的广泛个体敏感性差异 。 每日剂量、血清浓度和疗效之间相互关系尚未建立 , 最佳剂量需根据临床疗效来确定 , 当发作不能控制或怀疑有副作用发生时 , 除临床监测外 , 要考虑做丙戊酸钠血浆浓度水平的测定 , 已报道有效范围为40-100mg/l (300-700μmol/l) 。
德巴金初始治疗(口服)
在没有用其他抗癫痫药的病人 , 每2-3天间隔增加药物剂量 , 1周内达到最佳剂量 。
在以前已接受其它抗癫痫药物的病人 , 用德巴金替换要逐渐进行 , 在2周内达到最佳剂量 , 其它治疗逐渐减少至停用 。
如需加用其它抗癫痫药物 , 应逐渐加入 。
德巴金口服用药
实际用法
剂量
最初每日剂量通常为10-15mg/Kg , 然后剂量高速到最佳剂量 , 一般剂量为20-30mg/Kg , 但是 , 当用此剂量范围不能控制发作时 , 可进一步增加剂量至足够 , 如果病人每日用量超过50mg/Kg应对病人仔细监测 。
儿童 , 通常剂量为每日30mg/Kg 。
成人 , 通常剂量为每日20-30mg/Kg 。
老年人 , 虽然德巴金的药代动力学有的改变 , 临床意义不大 , 但要根据发作控制来确定用量 。
不良反应
罕有肝功能损害 。
致畸胎危险 。
神经功能紊乱:在丙戊酸钠治疗期间 , 少数患者出现嗜睡或木僵 , 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 , 当治疗时 , 可单独出现或与癫痫发作同时出现 , 当剂量减少停用时 , 这些症状会减少 , 这些病例常发现在联合治疗特别是用苯巴比妥或突然增加丙戊酸剂量之后 。
消化道紊乱(恶心、胃痛)多出现在治疗开始时 , 但是不需停止治疗 , 症状通常可在数天内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