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哪些,α糖苷酶抑制剂有哪些( 二 )


噻唑烷二酮的药物简介
TZD类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 但是增加了周围组织(尤其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应答反应(敏感性) , 从而增加了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 减少了肝脏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 , 促进脂肪的合成 , 抑制其分解而使体内代谢紊乱趋于正常 , 间接达到降糖的疗效 , 他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但肝、肾功能需正常) , 是治疗2型糖尿病于代谢异常综合症的新型理想药物 。 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 , 因此具有延缓糖尿病进展的潜力和巨大的应用前景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起效时间较其他降血糖药为慢 。 其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 , 并非短期内就能达到最理想的疗效 。 一般需数周乃至数月才能达到最大作用效果 。 所以 , 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时 , 还必须达到足够的疗程 。 只有在足量以及足够疗程的情况下 , 才能更好地保护β细胞功能 , 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 延缓病情进展 。

什么是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 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药和注射制剂两大类 。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促胰岛素分泌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 。
注射制剂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哪些,α糖苷酶抑制剂有哪些】口服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进胰岛素分泌 , 主要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

  • 磺脲类药物
包括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 。 该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 , 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也会使体重增加 。
该类药物适用于与二甲双胍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控制血糖 。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包括肾功能轻度不全者可选用格列喹酮;依从性不好者建议选择每日一次服用的药物 。
  • 格列奈类药物
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 该类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 , 用法同磺脲类药物 。 此类药物吸收后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 , 但低血糖的发生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包括二甲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 。
  •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 , 而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明显 , 不影响胰岛素分泌 ,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 有轻度的减轻体重作用 , 可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的风险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 。
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 。
二甲双胍是当前糖尿病指南推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 可单独使用或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 该类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血糖 。 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水肿、增加心衰风险 。 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 , 与胰岛素或促泌剂联合使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与二甲双胍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 , 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