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燕子的知识有哪些,燕窝知识


一个关于燕子的知识 燕子衔泥 , 一点点构筑自己的小窝 。 在屋檐下 , 在角落里 , 用自己的唾液和泥土 , 加上它们自己的心血 , 构筑一个属于他们的家 。 燕子筑巢的材料极为简单 , 是泥土、稻草、根须、残羽等等 。
它们飞至河边、水潭 , 啄取湿泥 , 集成丸状 , 然后衔回 , 再混以稻草、残羽 , 在房梁或屋檐下筑巢 。
筑巢时 , 燕子在巢内垒泥 , 由里向外挤压泥球 , 所以尽管巢外面凹凸不平 , 但巢里面却较为平整 。 巢内再铺上轻羽、软毛 , 以及细柔杂屑 , 便成了一个很舒适的家了 。
拓展资料燕子学名家燕 , 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 。 形小 , 翅尖窄 , 凹尾短喙 , 足弱小 , 羽毛不算太多 。 羽衣单色 , 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
【关于燕子的知识有哪些,燕窝知识】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 , 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 , 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 , 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 , 或在沙岸上钻穴 , 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

你还了解关于燕子的哪些知识? 燕子(Swallow)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 。 形小 , 翅尖窄 , 凹尾短喙 , 足弱小 , 羽毛不算太多 。 羽衣单色 , 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 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 , 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 , 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 , 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 , 或在沙岸上钻穴 , 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 每产3~7卵 。
关于燕子的资料 燕子可以捉天上的害虫 。
燕子的有关知识 燕子(Swallow)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 。 形小 , 翅尖窄 , 凹尾短喙 , 足弱小 , 羽毛不算太多 。 羽衣单色 , 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 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 , 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 , 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 , 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 , 或在沙岸上钻穴 , 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 每产3~7卵 。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 , 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 , 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害虫 , 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 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 , 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 , 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 , 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 表面上看 , 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 ,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 。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 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 , 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 , 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 , 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有些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 。 可是 , 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 , 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 。 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 , 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 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
了解燕子的相关知识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 。 本属鸟类体小型 , 体长130~180毫米 。 翅尖长 , 尾叉形 。 背羽大都辉蓝黑色 , 因此 , 古时把它叫做玄鸟 。 翅尖长善飞 , 嘴短弱 , 嘴裂宽 , 为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型 。 脚短小而爪较强 。 世界有20种 , 中国有4种 , 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 。 家燕前腰栗红色 , 后胸有不整齐横带 , 腹部乳白色 。 燕子一般在 4~7月繁殖 。 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 。 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 , 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 , 还有一些青蒿叶 。 巢为皿状 。 每年繁殖2窝 , 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 。 每窝产卵4~6枚 。 第二窝少些 , 为2~5枚 。 卵乳白色 。 雌雄共同孵卵 。 14~15天幼鸟出壳 , 亲鸟共同饲喂 。 雏鸟约20天出飞 , 再喂5~6天 , 就可自己取食 。 食物均为昆虫 。 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 。 此种燕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 , 下体有细小黑纹 , 易与家燕相区别 。 习性亦与家燕相似 , 但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 。 燕是典型的迁徙鸟 。 繁殖结束后 , 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 , 并逐渐集成大群 , 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