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湿气的中药有哪些,袪湿的中药有哪些


去湿气最强的中药 湿气给人带来了诸多麻烦,许多人都不会把它当一回事,总是忽悠着就算了,日积月累,就积了一堆病痛 。 其实有些食物有祛湿功效,多吃常吃就能远离湿气 。
那么吃什么好呢?
1、淮山
山药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肾三经 。 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 。 在历史上与牛膝、地黄、菊花并称为“四大怀药”远销海外,并有“四大怀药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铁棍为王”之说 。 春天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湿功效 。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洗净直接蒸煮 。 由于其中水分含量少,多糖等含量丰富,因此,其液汁较浓,入水久煮不散,口感甜糯,并伴随淡淡的麻味,吃完一小会口中生津 。
2、菌类
菌类也是祛湿好食材 。 菌类包括各种耳类和菇类:如木耳、银耳、蘑菇以及竹荪等 。 菌类拥有高蛋白、多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多矿物质,同时又无胆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 。
野生菌类有数百种,但可食用者甚少,除了自然原因,生长环境的污染也会造成食用者中毒 。 及时辨别有毒野生菌势在必行,一般对颜色鲜艳、多红斑、气味多辛辣恶臭及苦味的野生菌就要慎之又慎,敬而远之了,可食用菌类有香味无异味 。
在饮食注意的时候,可以用中药调理,德甫的湿清草茶,内部调理,祛走“湿”气的效果 。
去体内湿气的草药有哪些 1、去湿汤,功效:湿毒 。 材料:火炭母30g、木棉花15g、桑叶15g、杭菊15g、布渣叶15g、荷叶15g、云苓15g、芡实15g、扁豆15g、苡仁30g、丹皮15g、甘草5g 。 做法:以水煎服,连服五剂 。
2、茵陈茶,功效:解毒清热,湿热,湿毒 。 对热毒性毒疮,皮肤红斑 热毒,湿重之肠胃热毒,肛门热毒等,均有功效 。 材料:菌陈(一两),土银花(一两),夏枯草(一两),大生地(一两),土茯苓(一两), 绿豆(二两), 水(12碗) 。 做法:将所有材料加水一起煎至4碗 。
3、若以湿毒为主,有肝区隐痛,上腹部闷胀,食欲下降,口淡,大便稀溏,舌苔白厚或腻等表现,主要目的是去湿解毒护肝 。 可用野生灵芝10克,白术 10克,猪瘦肉50克,煲汤饮用 。 或用生薏仁100克,淮山药20克,炒扁豆20克,鲜鸡脚100~150克,煲汤饮用 。
中药的搭配重在量的大小和方剂的增减,因此并不建议您直接使用上述的去湿毒的中药来进行治疗,如果说您的湿毒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最好还是找到比较有经验的中医师,让其根据您的脉象和症状开出相对应的中药方 。
去湿气哪些中药 建议食疗,可以多吃些利湿健脾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绿豆、冬瓜、山药、海带等,也可以喝稀健薏米红豆茶 。
去湿气的中药配方 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 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 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 。 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 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 。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 。 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 。 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 。 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 。 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 。 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 。 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