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传统端午节节日有哪些风俗


端午节的有哪些风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 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 , 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 已流传两千多年 。 史书记载 ,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 由此可见 , 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 , 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 , 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 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 , 外包以丝布 , 清香四溢 ,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 , 作各种不同形状 , 结成一串 , 形形色色 , 小巧可爱 。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 , 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
3、悬艾
在端午节 ,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 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 , 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 悬于堂中 。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 , 制成人形或虎形 ,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 , 美丽芬芳 , 妇人争相佩戴 , 用以驱瘴 。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 , 是端午节习俗 。 在江淮地区 , 家家都悬钟馗像 , 用以镇宅驱邪 。 唐明皇开元 , 自骊山讲武回宫 , 疟疾大发 , 梦见二鬼 , 一大一小 ,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 , 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 , 绕殿而跑 。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 , 捉住小鬼 , 挖掉其眼睛 , 一口吞下 。
5、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 , 据说能杀百毒 。 所以在端午节时 , 古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 , 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 , 据说 , 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
扩展资料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 由上古时代的吴越部族先民以扒龙舟形式举行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 比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早得多 。 端午习俗甚多 , 内容丰富多彩 , 热闹喜庆 。 这些节俗有都着祈福、消灾等主题 , 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
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 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 , 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 受端午文化影响的国家分别有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美国、德国、英国等等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1、纪念孝女曹娥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 父亲溺于江中 , 数日不见尸体 ,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 , 昼夜沿江号哭 。 过了十七天 , 在五月五日也投江 , 五日后抱出父尸 。 就此传为神话 , 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 , 令度尚为之立碑 , 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
2、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 , 帮助吴王阖闾谋取了王位 。 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吴国越来越强盛;吴王阖闾去世后 , 夫差继位 。 夫差不像其父亲信任伍子胥 , 在消灭越国一事上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建议 , 甚至听信谗言 , 认为其要联齐反吴并赐死了伍子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