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贡献有哪些,孔子为我们做了什么贡献


孔子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他出生在春秋末期的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人,他的名为丘,字仲尼 。
孔子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 他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 。 他从小就很懂礼貌 。 在那个时代,祭祀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孔子从小就对祭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正是由祭祀而养成了重视礼仪的习惯 。
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很低,成年以后,他到鲁国的季氏那里做了一个小官,负责掌管仓库一类的小事 。 但是他这事做得很好,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赞扬 。
不久,他离开鲁国,到了齐国 。 后来他又周游列国,到过宋国、卫国,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受困,最后他又回到了鲁国 。
传说孔子曾经见过老子,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可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 史书上说孔子离开老子时,老子送他,对他说:“我听说,有钱的人送行时送的是财物,品德高尚的人送行时,送的是宝贵的言论,我没有钱,也不是什么高贵的人,我就送你几句简单的话吧 。 你是个聪明人,但是聪明常常会被聪明耽误,我劝你回去还是过一些安稳的日子,省得为国家操心 。 ”
但是孔子并没有像老子所说的那样去做 。 他是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人民疾苦的人,他回到鲁国,为了推行他的主张,就潜心于教育事业中,他的弟子也渐渐多了起来,多的时候达到几千人,号称“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
著名的弟子就有子路、颜回、子夏、冉有、曾参等 。
孔子一方面潜心于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又在诸侯中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 。
有一次,齐景公问他如何为政,他说:
“国家的兴盛要使得人们各司其职,国君要像个国君,大臣要像个大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不能逾越 。 ”
齐景公同意他的观点,就想给他一些土地,但是孔子表示反对 。 所以这事没有成 。
孔子在一生中也遇到过许多危险的事,其中一次就是差一点被阳虎害了 。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年官,但都不是很顺利 。 他曾干过鲁国的大司寇,并且代理宰相职务,执政后,他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
孔子在鲁国一有工夫,就来整理一些东西,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国家政治 。 他认为当时礼崩乐坏,道德沦丧,所以想以礼、乐来拯救社会风气 。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 。 他倡导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教育内容上,他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即学问、行为、忠恕、信义 。 他实行的教育原则是“有教无类”,就是不分贵贱、贫富等,只要他愿意学习,他都可以进行教育 。 在教学方法上,他探讨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强调举一反三,强调教育对象自己参与教育过程 。 在教育目的上,孔子十分强调学以致用,他认为学生应该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而不能沉湎于书本之中 。 孔子的教育思想成为人类文化创造的宝贵财富 。
孔子教育学生十分重视身体力行,他用有用的知识教学生,又用自己崇高的品质感化学生 。 孔子十分注意自己的修养,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他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强调自己的志向情操,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矣 。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去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去探讨有用的知识,对正义的事业不敢坚持,对待缺点和错误不能改正,这样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