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骨龄,15岁打生长激素后真实经历( 四 )


1979年我国医学界李果珍教授根据1936名北京0—18岁儿童青少年的手部X片首次制定了中国人的骨龄百分计数法.
1987—88年我国国家体委组织了中国人的骨龄评定标准研究,在全国6大区各选一个市(哈尔滨,石家庄,西安,长沙,重庆,福州)共对2万多0—19岁的青少年儿童拍摄了手腕部骨龄片,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1992年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正式公布实施.
CHN法
手腕骨X片的拍摄:左手五指分开,手心向下紧贴X片盒,手伸直与前臂成一直线,X光镜头对准第三掌骨头,距手背约90厘米.X片除应包括全部手,腕骨外,还应包括桡骨远侧端3-4厘米(CHN法规定拍左手,美国曾研究过450人左,右手的骨龄,其中骨龄不一致的仅13人,占2.9%).
评定:CHN法共评定14块骨的发育程度.即:桡骨,1,3,5掌骨,1,3,5近节指骨,3,5中节指骨,1,3,5远节指骨,头状骨,钩骨.其中,桡骨分为10个等级,头状骨分为7个等级,其余12块骨都是分8等.每块骨的不同等级都有不同的得分,将14块骨的得分相加,再查表就可以评定出骨龄.现在,使用电脑评定软件,只需输入各骨的等级,电脑就会自动评定出骨龄.经过系统培训和反复练习,准确掌握区分各骨块等级的标准后,用CHN法评片的误差是不大的.
骨的发育过程简介:(以桡骨为例)
在新生儿时,骨骺部分还是软骨,以后随着年龄增大,开始出现骨化中心,骨化中心逐渐长大,发育到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形状,最后,骨骺部分完全骨化,与骨干融合为一体.进行骨龄评定时,就把骨化中心发育成不同的形状作为划分骨发育等级的依据.
在骨化前,从X片上看到的骨骺部分是透明的.

一般的医院都可以吧,就是拍个左手的X光片呀,放射科医生都懂的 。 价格方面还不太详细 。
希望以上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祝好运 ^_^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
怎么知道自己的骨龄? 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图像的预处理:对图像进行过滤,以便于提高图像识别的速度和识别的准确率 。

图像预处理过程是对图像的一个过滤过程,要排除干扰保留需要处理的部分,并过滤掉不需要的部分 。 由于成像设备在读入手骨图像时会扩大取景范围,其中含很多无效的像素点,这会影响以后的处理,增加计算量 。 因此首先完成的是尽可能准确从读入图像中取出包含被测物体的图像部分 。 这个过程的主要难度在于判断图像是否属于需要保留的部分,且必需保证其准确性,否则将会对下一步图像分析和判断造成严重的影响 。

这个过程主要是基于取阈值的方法,由于x光源是通过透镜聚焦得到的一束平行光,圆心部分光线较强,圆周部分光线较弱,甚至很弱,给我们判断阈值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 解决方法是将圆划分成若干个同心圆,取不同圆弧上的阈值来过滤背景,从而得到了预处理后的图像 。

在预处理过程中,我们还对图像的质量进行了判断,如判断图像是否过于模糊不清,图像的取景范围是否太偏,所要判断的骨骼是否取像完整等 。

2、 图像的定位:确定判断骨龄的重要的骨骼的大致位置或范围 。

因为影响骨骼发育的主要是指骨和指骨之间以及掌骨间的骨骺,例如挠骨骺、尺骨骺、掌骨骺、各个指骨骺等,因此判断被测人的骨龄主要是基于对手掌上的特定的骨骼的分析和判断,所以在图像预处理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要分析的手骨的准确位置 。

对于主要内容为指骨部分的图像,考虑到在x光片的图像中,每个手指骨骼位置的灰度总是相对于其他位置的颜色较暗,因此在经过加权平均和中值滤波平滑以后,得到几组颜色较暗的点(即灰度值)较小的波谷点的坐标数值,然后根据手指的形状,用直线或曲线方程拟合,使直线和曲线大致穿过每根手指的中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