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如何调理,一动就满头大汗是啥虚


气虚如何调养? 气虚 , 是指由于元气不足 , 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 气虚通常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 造成气虚的原因有很多 , 生病、服药、肢乏面淡、自汗多汗、稍一着凉就感冒、呼噜气喘咳嗽长年不断 , 这都是中医所说的气虚 。 主要是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 , 气的生化不足所致 , 气虚还可导致一系列脏腑功虚弱的症状 。
气虚体质 , 字面意思就能知道这类人群气不足(多数伴有血虚) , 乏力 , 爬三五层楼梯就上气接不上下气 。 气虚的人往往肌肉不健壮 , 胖也是虚胖 。 只会越来越重 , 这是前提;那么接下来可以食补 , 像茯苓白术 , 黄芪党参都可以用来煲汤 , 这个补齐最好 。 如果药补 , 像补中益气丸就不错 。
调理时 , 可以选择一些有气效的药物 。 例如 , 可以选择人参 , 西洋参 , 党参 , 太子参 , 茯苓 , 山药 , 白术 , 黄芪 , 灵芝 , 大枣 , 五味子 , 灸甘草等 。 除此之外 , 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中成药 。


如何调理气虚? 首先对于气虚的认识最重要的两条希望能帮到中医专业以外的爱好者:
一个是气虚是分阴虚和阳虚的 , 就像感冒分冷热一样 , 如果没有区分就进行调养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一个是气虚在女性中是很常见的 , 如果感觉自己是这样的体质 , 请树立信心将其调理好 。
从大的框架来说 , 先简要谈谈气虚的一些理论

年轻女性的气虚体质一般会出现:面色萎黄或晦滞无华 , 精神疲惫 , 头晕目眩 , 四肢乏力 , 气短懒言 , 小腹胀痛或腰部酸痛 , 睡眠不良;有的畏寒肢冷;有的五心烦热、盗汗;阴道流血淋漓不净等. 
从危害来说 , 传统中医认为 人体免疫功能与肺脾肾关系密切 。 因而20岁的女性气虚体质可能会引起五迟、五软、 遗尿、虚喘、泄泻、脱肛、胃下垂、阴挺、感冒 、中 风、 虚劳 等疾 病 。
饮食上的调养依据:《 灵枢 九针论》指出“ 辛走气 , 无食辛” 是对气虚体质食疗禁忌的记述 。
【气虚如何调理,一动就满头大汗是啥虚】情绪调养依据;气虚患者情志方面常表现为情绪低沉、抑郁、若有所思 。 《 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 “ 恬淡虚无 , 真气从之” , 在养生延寿方面非常重视七情调畅 , 以促进健康体质的形成 。 《 灵枢 。 师传》曰: “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 告之以其败 , 语之以其善 , 导之以其便 , 开之以其苦” 。 因此 , 家人要多给予关心、开导 , 及时了解其所思所想 , 用事实鼓励他们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 个人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 , 不发或者少发脾气 , 遇到怒气前提醒自己冷静10秒钟 , 保持偷快的心情和健康的感情 。
中药调养:《 内经》 “ 劳者温之 , 损者益之”为气虚体质的治疗确立了总原则.《 伤寒论》的 “ 汗家”是气虚不能固摄而常汗出之气虚体质 , 此处之禁忌即是气虚体 质者的治疗禁忌 。 第39 7 条“ 伤寒解后 , 虚赢少气 , 气逆欲吐者 , 竹叶石青汤主之”明代薛己指出 “ 劳伤者 , 过于劳役 , 损伤元气 , 脾胃虚衰 , 不任风寒 , 故昏冒也 , 用补中益气汤”为劳伤日 久之气虚体质提供了治法. 脾为 后天 之本 , 气 血生 化 之源 , 脾胃功能的强弱与气虚体质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 如四君子汤在 调理脾胃 改善气虚体质中的疗效较好 。
其实 , 如果多锻炼身体 , 这以上任何情况就不会出现 , 所以懒是气虚性明显的特征 , 改变懒的这个毛病 , 气虚才不会找上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