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是怎么形成的,水变成汗的过程


汗是怎么形成的? 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 , 其比重约介于1.002~1.003之间 , pH值4.2~7.5 。 NaCl约为300毫克/100毫升 。 1~2%为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 。 汗液(sweat)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 。 由于外界气温升高 , 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引起的发汗称知觉发汗 。 此时发汗区域分布广 , 全身各部位皮肤 , 尤以前额、颈部、躯干前后、腰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最多;其次为颈、躯干侧面及四肢大部分;再次为股内侧面及腋下;最少是手掌和足 。 精神紧张亦引起发汗 , 发汗中枢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 , 正常人24小时内不知觉蒸发约600~700毫升水 。
汗是怎么形成的 原来 , 人体出汗可分为不显汗和有效汗 。 当气温较低 , 即在20度以下时 , 人处于静止状态 , 通过呼吸、皮肤孔隙扩散 , 每小时都从体内排出汗液 , 散发热量 , 这种汗人感觉不出来 , 故称不显汗 。 当气温升到25度到30度以上时 , 人体通过辐射、对流 , 不显汗每小时大约散发174~348千卡的热量 , 但仍低于体内产生并需要散发的热量 , 这时人体就要通过遍布全身的汗腺排出汗液以蒸发的形式散热 。 这种汗呈液体状态 , 人可以感觉出来 , 故称有效汗 。 所以出汗是调节体温、使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 , 使人处于较舒适的状态 , 从而保持充沛精力和健康体魄的重要机能 。 人体着凉感冒 , 实际上是皮肤孔隙和体表汗腺因受寒而禁闭 , 不能以出汗方式散发体内热量 , 导致人体温度升高 。 这时如果多喝些热汤盖严棉被 , 使汗腺和皮肤孔隙因受热而舒张 , 排出汗液 , 散发体热 , 体温则立即下降 , 可谓汗到病除 。 但敬请各位注意 , 如果是原因不明的体温升高 , 则不能照上述方法办 , 要尽快找医生查明原因 , 对症下药 , 切不可拖延时机 。

一般体味主要表现为汗臭味 , 它是皮肤上的细菌对汗水进行的分解作用而产生的 。 主要是腋下、胸部、肚脐及等部位散发出来的 。 而过多的体毛会利于形成及加强气味 。 另一方面 , 因为汗腺的分泌是通过性荷尔蒙控制的 , 因此 , 女人嘴里的“臭男人”从来都是指向成年男子的 。
汗液是怎么形成的? 汗液(sweat)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 。 由于外界气温升高 , 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引起的发汗称知觉发汗 。 此时发汗区域分布广 , 全身各部位皮肤 , 尤以前额、颈部、躯干前后、腰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最多;其次为颈、躯干侧面及四肢大部分;再次为股内侧面及腋下;最少是手掌和足 。 精神紧张亦引起发汗 , 发汗中枢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 , 正常人24小时内不知觉蒸发约600~700毫升水 。

出汗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 所谓的被动出汗 , 是指由于天气闷热、心情烦躁而形成出汗 , 这种出汗方式对人体是不利的 。 相反 , 人体主动运动而出的汗 , 被称为主动出汗 , 它有利于保持人体内的温度 , 散发热量 , 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 。
汗的作用是调节体温 , 细想起来 , 人的机体真如同是一台精密的机械 。 如果不出汗 , 那就糟了 。 一运动 , 血液循环加快 , 体温升高 , 就自然会出汗 , 使体温下降;天冷了 , 汗腺和毛孔就收缩 , 不再流汗 , 防止体温散失 。
汗水是我们身体的“空调 。 ”按照中医的说法 , 夏天就要出汗 , 出汗是一种排毒 , 人的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小便 , 二是出汗 。 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 , 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 , 那会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 有利于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 如果老憋着不出汗 , 时间长了 , 皮肤就不会呼吸了 , 最后就会造成很多人体代谢系统的紊乱 , 并且把这种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到了肾和肝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