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粒”撬动大市场 山西武乡小米产业乡村振兴“挑大梁”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小米粒”撬动大市场 山西武乡小米产业乡村振兴“挑大梁”
从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军粮 , 到民众饱腹口粮 , 到如今富民增收利器 , 武乡小米走出太行山 , 叫响市场 。 高瑞峰 摄
从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军粮 , 到民众饱腹口粮 , 到如今富民增收利器 , 武乡小米走出太行山 , 叫响市场 。 高瑞峰 摄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小米粒”撬动大市场 山西武乡小米产业乡村振兴“挑大梁”
中新网长治6月16日电 题:“小米粒”撬动大市场 山西武乡小米产业乡村振兴“挑大梁”
作者 高瑞峰
昔日可饱腹 , 今时可致富 。 从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军粮 , 到民众饱腹口粮 , 到如今富民增收利器 , 武乡小米 , 走出太行山 , 叫响市场 , 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
“目前 , 公司拥有谷子基地19600亩 , 产值达3000多万 。 ”16日 , 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红雁介绍 , 作为武乡小米产业领军企业之一 , 该公司小米产业带动农户900余户 , 辐射7个乡镇 。
“小米粒”撬动大市场 山西武乡小米产业乡村振兴“挑大梁”
武乡县谷子种植规模稳定在10万亩左右 , 年均总产量2万吨左右 。 高瑞峰 摄
武乡地处太行山西麓 , 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 。 抗战时期 , 八路军总司令部曾长期驻扎于此 , 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 , 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 , 是彼时当地军民团结的生动体现 。
作为优质小米产地之一 , 武乡小米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 , 相比邻近的“沁州黄”小米 , 知名度有不小的差距 。 如何使“好米变名米 , 名米卖优价”?武乡创建绿色生态有机小米基地 , 制定“武乡小米”品牌化发展战略 , 着力发展“小米产业” 。
借助传统谷子种植优势和山西省农科院科技力量 , 发展机械化、标准化的种植模式;通过各类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 并与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合作 , 让“武乡小米”搭上电商快车 。 同时 , 依托红色革命基地 , 讲好“小米加步枪 , 好米在武乡”故事 , 持续提升地域品牌 。
“小米粒”撬动大市场 山西武乡小米产业乡村振兴“挑大梁”
武乡打造“小米加步枪 , 好米在武乡”区域公共品牌 , 推动小米生产向集约型、效益型、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 高瑞峰 摄
目前 , 武乡培育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260余家 , 小米加工企业30余家;与京东、淘宝、微店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建成电商服务和收购网点 , 覆盖75个行政村 。 2021年 , 武乡网店销售小米330余吨 , 销售额超667万元 。
“我的小米不愁卖 。 ”50岁的韩登科是武乡县种粮大户标兵、十大网红电商 , 今年 , 他担任负责人的种养合作社 , 种植谷子1500亩 。 他说 , 这几年小米订单越来越多 , 带动了周边30多个自然村、500余户农户增收 。
据武乡县农业农村局数据 , 近年来 , 该县谷子种植规模稳定在10万亩左右 , 年均总产量2万吨左右 。 2022年 , 实施有机旱作谷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3万亩 , 并于全县持续推广“京东农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