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报告单怎么看,看懂血常规化验单24项


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 个体差异或病毒感染,显示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多喝水,多睡觉 。 还有轻度贫血,补充点含铁高的奶粉 。
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 你的血常规检验基本正常,现在看血常规主要是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这五项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你很健康的,你肯定没有贫血,这个你就放心吧,中性粒细胞少微偏低,淋巴细胞少微偏高,说明近期内有病毒感染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并无大碍,血小板宽度体积没有病理意义的 。
如何看验血报告单? 有时间你自己可以对照一下就知道了!
血常规正常值: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红细胞(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白细胞(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 (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01(0%~1%)
淋巴细胞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0.03~0.08(3%~8%)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 (0~0.1)×10*9/L
淋巴细胞(0.8~4.0)×10*9/L
单核细胞 (0.12~0.8)×10*9/L
血细胞比容(Hct):
微量法 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
温氏法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2~92fl
血细胞分析仪法 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法 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3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 。 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 。 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 。 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 。 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 。 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如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109/L,平均是20×109/L 。 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109/L,平均为10×109/L;7~12岁为(4.5~13.5)×109/L,平均为8×109/L 。 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 。 第二种是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 。 第三种细胞是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 。 第四种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 。 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