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快是怎么回事,一整天都心率快怎么回事


心率过高 , 怎么回事 , 怎么锻炼呢? 在正常情况下 , 成年人心跳一分钟在60—80次之间 , 但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过100次 , 就是“心动过速” , 亦称“心悸” 。 “心动过速”不是病名 , 而是一个症状 。 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千差万别 , 最多见的是心脏本身有病 , 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 , 心肌炎 , 心力衰竭等 。 患了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发热、急、慢性感染、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 , 煤气中毒 , 也会引致心动过速 。 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 服烈酒、浓茶、浓咖啡或多吸烟以及服用了某些药物等 , 都可使心动加速 。 导致青年人心动过速最主要、最多见的原因 , 是由于功能性植物神经紊乱所致 , 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病例和心脏病专家所证实 。 多数患心悸的青年男女来见医生时心情都很紧张 , 但给他们做了听诊和有关项目的全身检查后 , 发现除心率过快外 , 其他检查该属正常 。 患者除感心慌外 , 多有头晕、乏力精神焕散以及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 。 心动过速在青年人中甚普遍 , 据临床资料统计 , 占所有青年人就诊率16.8% , 临床上称为“青春期心动过速” 。 那么 , 青春期植物神经为什么会紊乱呢? 因为青春期是身体由基本成熟到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 。 在这个时期 , 青年的身体及其各种重要脏器如心、肺、脑、生殖器等都在迅速地改变 , 而所有这些变化 , 又都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所支配的 。 在神经系统中 , 有一种植物神经 , 它的中枢不在大脑皮质 , 而是在皮质下的下视丘中枢 , 所以 , 它不受人的意志所支配 。 植物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协调和平衡 , 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 运筹帏幄全在不言中 。 但是 , 青春期的植物神经功能一般都不稳定 , 很容易出现紊乱或功能失调 。 心动过速就是由于植物神经统帅下的交感神经(使心动加速)和迷走神经(抑制心跳)协作失调 , 交感神经占了主导地位 。 换言之 , 心动过速的发生 , 主要与迷走神经的张力降低及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 不过 , 这只是暂时障碍 , 不须特殊治疗 , 过了青春期 , 心悸也就自愈了 。 青春期心动过速虽不是器质性病变 , 但心跳加速时 , 特别是心率超过每分钟140次 , 也是很不舒服的 , 所以心动过速在每分钟120次以上时 , 就应该适当休息 , 服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平衡的药 。 在120次以下的 , 一般不须休息 , 适当用些药就可以了 。 综上所述 , 青年人应抱着“坦坦无忧愁”的乐观态度正确对待心动过速 , 不要为暂时的青春期障碍背上思想包袱 , 应该精神饱满地学习和工作 , 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 。 实践证明 , 适当的活动和锻炼 , 常可使症状减轻 。 吸烟 , 过量饮酒或饮浓茶、咖啡等 , 常使心跳更快 , 因此应该戒烟酒、精神愉快、生活规律 , 是根治心动过速的必由之路 。
心率过快怎么办? 在正常情况下 , 成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 , 如果超过100次 , 就是心跳过快 , 医学上称作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速颇为常见 。 发作时 , 成人频率每分钟在100~150次之间 , 幼儿每分钟可达200次 。 其特点是逐渐发生、逐渐消失 。 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恶梦、饮酒、喝浓茶、饮咖啡以及大量吸烟等 。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 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 。 如果由某些疾病引起 , 如发热、贫血、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 此时就要针对病因治疗 , 在医生指导下选服药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正常人 , 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病人 。 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 , 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 , 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恐惧、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 , 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晕厥等 。 心率每分钟160~250次 , 节律规则 。 发作时要立即休息 , 消除顾虑 。 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常能迅速使发作停止:①突然用力咳嗽 。 ②大口进食或饮水 。 ③尽量使头后仰或身体前弯 。 ④深吸气后屏气 , 然后用力作深呼气动作 。 ⑤用压舌板或筷子刺激咽部 , 引起恶心、呕吐 。 经上述处理无效时 , 应请医生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