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怎么种,哈密瓜生长过程图解( 三 )


3.整枝留果 。 恰当的整枝留果技术是保证哈密瓜早日坐果、提早成熟以及良好品质形成的先决条件 。 哈密瓜栽培中, 无论是采用单蔓整枝还是双蔓整枝, 每蔓只留一果, 12—15节左右坐果 。 坐果节位过低, 会造成果型偏扁、偏短, 果实小、产量低;坐果节位过高, 会造成果实偏长、成熟期推迟, 果实成熟不充分, 糖分积累少 。 采用人工授粉可有促进有效坐果, 采用坐果灵会增加畸形果的比例和降低品质 。
4.肥料运筹 。 科学合理的肥料运筹也上海地区哈密瓜成功栽培的技术关键之一 。 按照哈密瓜生长发育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 哈密瓜生长发育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比例为1:0.5:1.8, 生产中三要素单株施用量为:氮12克、磷16—18克、钾16克左右 。 我们在栽培过程中增加肥料中的磷、钾的比例, 因而生产出的哈密瓜个大、味甜, 品质优良、松脆爽口 。
5.水分管理 。 因上海地下水位较高, 土壤栽培情况下水分的供应不会成为哈密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限制因子, 但要注意栽培田块四周沟系的配套, 否则哈密瓜生长后期(特别是果实成熟期)地下水位过高, 易导致哈密瓜裂果 。 基质栽培条件下要注意在膨果期加大水分的供应量以满足哈密瓜此阶段对水分的需求, 果实成熟期要注意控制水分供应和增加肥料溶液的浓度, 以防裂果 。
6.病虫防治 。 病虫防治尤其是病害防治是关系到上海地区哈密瓜保护地栽培能否成功最为关键的环节 。 现有哈密瓜品种中, “98-18”抗性较好, “雪里红”、“金凤凰”对蔓枯病抗性较弱, “仙果”对白粉病具有中等抗性, 如在栽培中不加强管理, 就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 栽培过程中对蔓枯病的防治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
①保持大棚内的低湿度环境 。 除加强大棚内部通风外, 在土壤栽培的情况下田间采用地膜全覆盖, 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基质栽培条件下注意及时清理基质槽内渗出的水分, 保持棚风干燥;
②保持栽培株茎基部周围干燥, 基质栽培时滴管远离根颈部;
③严格整枝, 对人为造成的伤口及时涂药, 以防病菌侵入;
④加强管理, 勤于检查 。 一旦发现蔓枯病, 即用有效药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适量兑水, 可在其中加入部分农用链霉素 。 )涂抹在病部周围, 每隔3天左右涂抹一次, 共2~3次 。 另外, 对棚内所有栽培株基部普遍涂药一遍, 防止蔓枯病发生有效率可达90%以上 。
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等病害, 主要手段是加强大棚内部通风, 降低环境湿度, 同时加强检查, 将病害控制在萌芽阶段 。
虫害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保护地采用纱网进行隔离, 降低害虫进入的几率, 对“漏网之虫”可采用黄色粘板等措施进行诱杀, 适当配合以少量的化学防治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
7.适期采收 。 适期采收是保证果实充分成熟以及优良品质得以充分表现的保证 。 由于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需要镁, 坐果节叶片的镁被转移到果实中去, 导致叶肉组织因缺镁而失绿 。 因而当坐果节卷须干枯、叶片叶肉失绿、叶片四周枯焦时, 即预示果实即将进入成熟采收期 。 过早采收, 则果实成熟度不够, 甜度低、香味不足;过晚采收, 则果肉组织胶质解离, 脆性丧失, 风味欠佳 。 采收时瓜柄应剪成“T”字型, 防止病菌从果柄伤口处侵入造成果实腐烂 。

哈密瓜种子怎么种 你若在哈密瓜产地, 能吃到熟透的哈密瓜, 它的种子就比较好 。 加上它适合当地的气候, 种的会很好 。 离哈密瓜产地越远越不行, 吃的瓜是没熟的(若熟了运过来就该烂了), 瓜子虽然会发芽, 但苗不可能健壮, 加上水土、气候不服, 长得肯定不好 。 但愿你离哈密瓜产地不远, 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了 。 哈密瓜种植技术 一、 播前准备 1. 选地、整地 瓜田以休闲地或撂荒地为好8406种过瓜的地轮作期在五年以上, 前作以粮食作物为宜, 瓜地周围严禁种植葫芦科、豆科、茄科作物47 瓜地宜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 土壤质地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好, 土壤有机质含量1.0%以上, 速效磷含量10ppm、速效钾含量150ppm、碱解氮50ppm, 总盐含量0.5%左右, 土壤酸碱度ph值7-8之间 。 瓜田年前最好进行伏耕和秋耕xbf耕深25厘米以上, 并进行冬灌以利压碱和熟化土壤, 并可消灭杂草和越冬害虫uycg 2.施基肥, 开瓜 开春后沿瓜田等高线划开沟线39沟距4-4.5米, 沟长不超过30米, 距瓜沟中心线两侧60厘米处开施肥沟, 沟深25厘米以上, 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 再加上适量化肥混合均匀, 化肥用量:硝酸铵20公斤, 三料过磷酸钙25公斤, 或磷酸二铵20公斤, 硝酸铵15公斤, 腐殖酸复合肥50公斤, 或腐殖酸复合肥100公斤 。 肥料施入沟内后掺土拌匀 。 沿瓜沟中心线开沟, 沟深0.5-0.6米, 上口宽0.9-1米, 底宽30厘米左右, 瓜沟要求平、直、吃水线一致, 并无大土块和植物根茎 。 3.播前灌溉 播种前5-7天灌水, 灌好播前水是保证苗齐苗全的关键, 一定要浇足、浇透;一般在80方/亩以上 。 4.覆盖地膜 选择70-90厘米宽的透明膜或银灰膜覆盖瓜沟两侧, 距离沟底10厘米处沿沟壁向上铺, 要求地膜紧贴地面与沟壁, 要压平、压紧、压实 。 一般采用先铺膜后播种 。 为了避过晚霜危害, 可挖穴播种后在腹膜, 但要及时破膜, 解放瓜苗 。 否则宜造成烧苗缺株 。 ?担∮昧贾帧 ∮ρ∮媚壳吧蠖ǖ男缕分中旅茉樱泛牛ǎ福叮埃保⑿旅埽保焙牛ǎ福叮保⑿旅埽保澈牛ㄐ禄屎螅⑿旅埽保岛牛ㄏ沐埽⑿旅埽玻澈牛ń鹈鼙Γ! 。 叮肿哟怼 〔デ白龊弥肿泳」ぷ鳎分执慷群椭肿臃⒀柯示υ冢梗担ヒ陨希捎茫玻埃氨陡6砹纸郑残∈保缓笥们逅矗玻炒巍T诓《静》⑸现氐牡厍捎昧姿崛疲玻ニ芤喊柚只虿捎弥肿痈扇让鹁聪仍冢矗啊娓扇群阄陆写恚玻葱∈保缓笤冢罚啊娓扇却恚堤欤俳写哐坎ブ帧!∥嗽し赖叵潞Τ鎒im在上述种子处理后q可再用50%的锌硫磷乳油100倍液均匀的喷洒在种子上, 置阴凉处堆闷1-2小时后播种 。 二、播种 要适时播种, 一般应掌握在晚霜过后, 土表下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4℃左右即可播种 。 采用地膜覆盖的瓜地, 可在4月20日前后播种, 不采用地膜覆盖, 播种期可适当后移, 准备储藏的冬瓜, 播种期可延迟到5月20日左右 。 播种方式可采用打孔穴播, 沿瓜沟水印线, 人工挖穴, 穴距视品种的熟性而定 。 早、中熟品种, 单蔓整枝株距0.45米ix中晚熟和晚熟品种, 双蔓整枝的株距为0.6米, 播种深度以土壤质地和土壤湿度的不同而定, 土壤沙性大, 墒情不足, 可适当播深, 覆土稍厚;土质粘重, 墒情较好, 播种浅, 覆土薄 。 一般播种深度3-4厘米 。 每穴播2-3粒种子 。 三、 扣棚 保护地小拱棚栽培哈密瓜, 扣棚前需要提早整地、开沟、施底肥、灌水、铺膜 。 1.提前选购拱棚架材, 拱棚架材选择竹片、竹竿、冷拔丝均可, 但竹片的拱棚效果最佳, 竹片宽度约2-4厘米, 长度250-280厘米, 使用前将两头削尖以......余下全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