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怎么种,哈密瓜生长过程图解( 二 )


哈密瓜一名之由来, 亦传闻与进贡有关 。 早在清康熙年间, 鄯善王每年进贡哈密王的贡品一直是鄯善东湖甜瓜, 由于东湖产的甜瓜香甜甘淳, 风味十分独特, 人见人夸, 时间长了, 人们便称鄯善东湖瓜为瓜中之王 。 鄯善王就把这一贡品送给哈密王 。 哈密王一见这瓜如此特别, 就派使者把瓜送到康熙皇帝宫廷内 。 康熙皇帝在品尝这种甜瓜时, 询问此瓜叫何名, 内侍只知为哈密郡王所献, 就回奏是哈密瓜 。 从此, 哈密瓜之名不胫而走 。 这个传说不一定真实, 但哈密瓜之名始于康熙年间, 则是有籍可据的 。 清《新疆回部志》云:“自康熙初, 哈密投诚, 此瓜始入贡, 谓之哈密瓜 。 ”还有一种说法是新疆甜瓜运入内地多由哈密启运, 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哈密瓜 。
天山南北的多数绿洲, 都可以种植哈密瓜 。 全疆现年产鲜瓜约50万吨 。 哈密瓜的著名产区为吐鲁番盆地、紧邻沙漠的南疆伽师、麦盖提、皮山、于田和北疆下野地、精河、五家渠等地 。 其中以吐鲁番地区所产之红心脆甜瓜最为出类拔萃 。 这种瓜现已成为出口的高档商品(售价高出一般水果二到四倍)而远涉重洋 。 瓜的外形呈长卵圆, 重2—3公斤, 皮色灰绿而果柄处布有粗网纹, 瓜肉色如晶玉, 甘美肥厚, 芳香醇郁, 细脆爽口 。 咬上半牙, 唇上就像抹上一层粘粘的蜜糖 。 由于这类甜瓜以鄯善县东湖一带所产者最优, 故俗有“新疆甜瓜甲天下, 东湖甜瓜甲新疆”之说 。
哈密瓜分网纹、光皮两种 。 按成熟期分为早熟瓜蛋、夏瓜(中熟)、冬瓜(晚熟)等品种群 。 不同品种的瓜, 其形态、颜色、皮纹也不一样 。 常见的优良品种有红心脆、黑眉毛蜜极甘(瓜皮有深色条纹如秀眉, 故称黑眉毛;“蜜极甘”, 维吾尔语意为花裙子)、炮台红、铁皮、青麻皮、网纹香梨、哈密加格达、小青皮、白皮脆和香梨黄等 。 现实行塑料大棚栽培, 每年5月, 即有早熟的甜瓜上市, 接着, 各种各样的甜瓜相继成熟;较晚熟的黑眉毛蜜极甘上市时已临近10月深秋 。 这类晚熟冬瓜质优而耐贮运, 经秋日曝晒后, 用绳络兜好, 挂吊在暖窑中过冬, 至来春取食, 依然鲜美如新 。 新疆普通人家在房顶晒西瓜, 床下堆满瓜, 来客时剖瓜招待, 寒冬腊月全家围着火炉品瓜消夜, 皆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 哈密瓜不但风味佳, 而且富有营养 。 据分析, 哈密瓜的干物质中, 含有4.6%-15.8%的糖分, 纤维素2.6%-6.7%, 还有苹果酸、果胶物质、维生素A、B、C, 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元素 。 其中铁的含量比鸡肉多两三倍, 比牛奶高17倍 。 新疆人很爱食哈密瓜, 认为多吃瓜可以祛病延年,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 哈密瓜除供鲜食, 还可制作瓜干、瓜脯、瓜汁 。 瓜蒂瓜籽可入药治病, 瓜皮喂羊能促肥增膘 。 哈密瓜实在是新疆的一大宝!
哈密瓜的栽培
1.土地选择 。 哈密瓜与西瓜和其它甜瓜品种一样忌连作, 因而种植田块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 。 最理想的种植田块是未种过瓜类(南瓜除外)作物的、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 。 前作是瓜茬或连作的情况下要严格把好土壤的消毒关 。 实践证明:采用罐装溴甲烷进行土壤熏蒸是克服连作效应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
2.适期播种 。 适期播种的目的是保证哈密瓜果实成熟期能够具有最有利的气候条件 。 哈密瓜春作果实成熟期宜安排在5月—6月上旬, 秋作成熟期宜安排在10月份, 这两个时间段内温度较高、雨水较少, 保护地内有着较大的昼夜温差, 能保证果实良好品质的形成 。 虽说炎热的7—8月份哈密瓜果实也可发育成熟, 但过高的气温以及较小的昼夜温差会加速呼吸作用而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形成的果实品质较差 。 因而哈密瓜现有几个品种春作播种期宜安排在1月中下旬, 秋作安排在7月下旬—8月上旬为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