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息怎么算,等额本息计算公式简化版


等额本息是怎么算出来的 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还款公式推导
设贷款总额为A, 银行月利率为β, 总期数为m(个月), 月还款额设为X, 则各个月所欠银行贷款为:
第一个月A(1+β)-X
第二个月(A(1+β)-X)(1+β)-X=A(1+β)^2-X[1+(1+β)]
第三个月((A(1+β)-X)(1+β)-X)(1+β)-X =A(1+β)^3-X[1+(1+β)+(1+β)^2] …
由此可得第n个月后所欠银行贷款为 A(1+β)^n –X[1+(1+β)+(1+β)^2+…+(1+β)^(n-1)]= A(1+β)^n –X[(1+β)^n - 1]/β
由于还款总期数为m, 也即第m月刚好还完银行所有贷款,
因此有 A(1+β)^m –X[(1+β)^m - 1]/β=0
由此求得 X = Aβ(1+β)^m /[(1+β)^m - 1]
扩展资料:
等额本息还款法的利息计算:
等额本息还贷, 先算每月还贷本息:BX=a*i(1+i)^N/[(1+i)^N-1]
等额本息还贷第n个月还贷本金:
B=a*i(1+i)^(n-1)/[(1+i)^N-1]
等额本息还贷第n个月还贷利息:
X=BX-B= a*i(1+i)^N/[(1+i)^N-1]- a*i(1+i)^(n-1)/[(1+i)^N-1]
(注:BX=等额本息还贷每月所还本金和利息总额,
B=等额本息还贷每月所还本金,
a=贷款总金额
i=贷款月利率,
N=还贷总月数,
n=第n个月
X=等额本息还贷每月所还的利息)
等额本金还款法利息计算
每月应还利息:an*i/30*dn
参考资料来源:

住房贷款等额本息如何计算?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本金*年利率/12*(1+年利率/12)^贷款月数/((1+年利率/12)^贷款月数-1)
贷款100万, 利息2分, 贷款10个月, 需要每月还款111326.53元, 本金和利息一共是1113265.3元 。
等额本息, 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 。 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 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 它和等额本金是不一样的概念, 虽然刚开始还款时每月还款额可能会低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额度, 但是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该方式经常被银行使用 。
扩展资料: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的对比:
二者相比, 在贷款期限、金额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在还款初期,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归还的金额要大于等额本息 。 但按照整个还款期计算,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会节省贷款利息的支出 。
等额本息的优点是每月还款额相同, 方便安排收支, 适合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还款投入过大, 收入处于较稳定状态的借款人 。 缺点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利息 。 不过前期所还的金额大部分为利息, 还款年限过半后本金的比例才增加, 不合适提前还款 。
等额本金的优点是相对于等额本息的总利息较少 。 还款金额每月递减, 后期越还越轻松 。 且由于前期偿还的本金比例较大, 利息比例较少, 所以很适合提前还款 。 缺点是前期还款压力较大, 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 能承担前期较大还款压力 。
【等额本息怎么算,等额本息计算公式简化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等额本息是怎么算的? 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下面举例说明等额本息还款法,
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 贷款期限20年, 贷款月利率4.2‰, 每月还本付息 。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 每月应偿还本息和为1324.33元 。
上述结果只给出了每月应付的本息和, 因此需要对这个本息和进行分解 。
仍以上例为基础, 一个月为一期,
第一期贷款余额20万元, 应支付利息:200000×4.2‰=840.00元, 支付本金484.33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