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要点


【种植】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要点

文章插图

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 , 为茄科蕃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 植株最高时能长到2米 , 我国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 北方每年只生长一季 , 华南地区气候适宜生长 , 从每年的七、八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的2月份都可以吃到口味纯正的露地栽培圣女果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吧!
圣女果生长习性
圣女果生长发育适温为23~28℃ , 夜温为15~18℃ , 平均气温在18~21℃之间 , 日最高气温在20~24℃之间 , 日照平均每天达5小时 。 对土壤湿度要求为60~80% , 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为6~6.5的微酸性土壤为宜 。 需肥量较大 , 各时期都应保证充足的营养 , 但各个生育时期对肥量需求又有一定差异 , 前期侧重氮肥 , 后期侧重钾肥 , 磷肥的需求贯彻生育期始终 , 但整个生育期间要保证钾肥的需求量 。
圣女果播种育苗
1、苗床准备:圣女果的苗床应避风向阳 , 排水良好 , 每亩大田需育苗床6~7平方米 , 移苗床35~40平方米 , 苗床土底土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500公斤 , 其上铺8厘米厚营养土 , 营养土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肥沃土壤各半 , 在播前7~10天拌匀过筛 , 拌施5公斤过磷酸钙 , 喷洒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 堆放备用 。
2、播种时间:圣女果适应性较强 , 通过不同播期 , 采用不同设施栽培 , 可以做到四季生产 , 周年供应 。 通常北方4~6月春播或者8~9月秋播 , 南方2~6月春播或8到10月秋播 , 大田种植从8月至翌年2月均可种植 。
【【种植】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要点】3、催芽播种:圣女果每亩用种20克 , 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10分钟后 , 用清水冲洗并在温水中浸6小时 , 洗净种子 , 甩干水 , 用湿纱布保湿 , 于25℃左右催芽 , 露白后播种 。 由于种子价格高 , 为保证较高的成株率 , 要求种子分粒摆播 , 并覆盖营养土0.5厘米 。 出苗前保持较高温度 , 出苗后为防止徒长 , 应注意通风 。
4、播后管理:圣女果在幼苗二叶一心期 , 选择健壮无病苗 , 于晴天傍晚进行带肥、带药、带土假植 , 假植苗床同育苗床 , 假植后浇定根水 。 同时可用络铵铜或绿亨2号防治猝倒病、早疫病 , 每7~10天喷1次 , 连用2~3次 。
圣女果种植管理
1、合理施肥:圣女果根系发达 , 生长旺盛 , 肥料以有机肥为主 , 结合复合肥 , 每亩施腐熟堆厩肥2500公斤、或人畜粪2000公斤或菜饼1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 , 通过水分管理来调节长势 , 在采收前果时 , 每采收2~3蓬果实 , 依生长势强弱 , 追施液肥2~3次 , 但要适量增施钾肥 。
2、合理灌溉:圣女果属于连续开花结果的蔬菜作物 , 进入花期后浇水要掌握见湿见干的原则(指浇水时一次浇透 , 然后等到土壤快干透时再浇第二次水 , 作用是防止浇水过多导致烂根和潮湿引起的病虫害) , 不可多浇 , 也不可干旱 , 否则会引起落花落果及生理裂果 。
3、整枝修剪:圣女果有限生长的品种要尽量促其长势 , 一直在上部留2个强侧枝 , 使其向上生长 , 注意叶数和果数的平衡 , 如生长过弱 , 可摘除部分花蕾 。 无限生长型的不以早熟为目标 , 可双杆整枝 , 因种子价格较高 , 但生产上多行单干整枝 。 为达到提高品质、增强光照、促进通气、防止病害的目的 , 可摘除采收完毕果穗以下的老叶 。
4、病虫防治:圣女果斜纹夜蛾和棉铃虫可用敌百虫、敌畏600~800倍液喷雾 , 蚜虫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 。 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早疫病、青枯病和病毒病四种 , 在发病初期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 或5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