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如何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员工( 二 )



领导者工作中能以身作责,充分体现敬业和责任心,能使员工效仿和学习 。 行为教育就是告诉员工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把应该做的事情按正确的方法反复演练 。 使员工养成按工作流程和标准工作的习惯 。 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反复做正确的事情,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责任心,构建企业防火墙 。 这样,才能谈得上企业对员工责任心的化育 。 那么企业该如何点亮员工的心灯呢?企业必须全体管理者的责任心来点亮员工的责任心 。 没有心灯的企业又怎能点亮员工的心灯,照耀员工前进的道路呢?所以,企业的责任心一定来源于高层,高层敢于对社会负责,敢于对股东负责,敢于对员工负责,敢于对客户负责,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制度中,而不是体现在口头语言中,这样,才能使员工信服,进而尊崇,直至做到 。

这样的全民责任心的贯彻,才能打造企业坚强的责任体系 。
怎样培养员工的责任感? 把工资和公司业绩挂钩,设立短期并且都吸引力的奖励制度,带着员工一起做事,强调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同步
怎样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 1、要加强学习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
首先,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 再次,加强对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倡“一人多能,多能多专” 。 特别是生产线上的班组级技术人员,这一点很重要,不但要处理每天的日常工作,还必须掌握
一定的突发事务紧急处理的应变能力,假如:在半夜,空压上有一台水泵突然故障,引起全线 停车,那么,作为在场的班组人员应该如何紧急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 所以,责任心又和员工的技术能力及应变处事能力紧密相关 。
2、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
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员工队伍越来越庞大,有些员工来自五湖四海,这必然造成每个员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责任参差不齐 。 所以必须要用制度来管人,靠数据来说话,通过实行奖惩措施,强化责任约束,来保证各岗位职责落实到位 。
3、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率先作用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上级的工作态度对下属员工有很大的影响 。 员工的责任心受到管理者、同事或团队的影响,只有管理者、领导者的头带好了,那么全体员工自然而然就会改变工作陋习和工作心态 。 也就应验了“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个道理 。
4、企业文化的作用是根本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们在管理环节的最高追求,一个以人为本,富有团队和协作精神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文化大到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方向,小到可以决定人的前途,更可以决定企业的前景 。 所以,建立积极向上和高度责任心的企业文化,才是员工责任心建设持久性、有效性的最终保证 。

保障手段:
1、完善考核制度,赏罚分明,树立优秀员工的工作作风,带动全体人员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各员工之间存在良性的竞争,互帮互助共同协作;
3、加强培训,让员工认清自己的本职和责任并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4、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多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赋予他们更多机会,将为我们工作带来更大的贡献,当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增强;
5、严格按考核制度进行检查督促,并与奖金挂钩,促使员工树立危机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上进心和责任心 。

总之,以人为本的企业要保持持久的、更强的战斗力,那他必须加强人的责任心,营造积极向上的团体氛围,使团体内的员工互相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最终保证公司目标的达成 。 总而言之一句话:责任重于泰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