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法】白檀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介绍


【种植方法】白檀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介绍

文章插图

白檀的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种子繁殖
于每年7月采收果实 , 去掉果肉 , 种子常用沙藏层积90天以上 , 春天播种 。
(1)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选择壮年白檀树作为采种母树 , 采种时间9月下旬至10月上句 , 切忌掠青早摘 。 采后果实需要堆沤3~5d , 待果皮软熟后装入布袋反复搓洗 , 除去果皮及杂质得到种子 。 种子千粒质量140g左右 , 含水量应保持在30%左右 , 忌失水 , 不宜日晒或干藏 。 种子在播前或处理前应吸足水 。 种子透水性良好 , 浸种24h后 , 种子吸水量可达到30%~40% 。
白檀种子的强迫性休眠可用酸蚀处理 , 一般用比重1.84的浓硫酸酸蚀5.5h后置流水中冲洗18h , 减少种壳对种胚的约束 , 增加种皮的透气性 。 用赤霉素(GA3)处理可调控解除种子的生理休眠 。
(2)圃地选择
选择避风阴凉、地势平坦不积水、排灌方便的圃地 , 土质要求疏松湿润、沙质壤土 。 土壤深翻20~30cm , 清除石块、杂草 。 结合翻耕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45t/hm2 。 同时圃地要结合土壤深挖翻晒 , 杀虫灭菌 , 杀虫用50%锌硫磷2g/m2 , 混拌适量细土 , 撒于土壤 , 表面覆土;杀菌用3g/m2代森锌 , 混拌适量细土 , 撒于土壤 。 然后整平苗床 , 苗床东西走向 , 稍加镇压再筛盖一层10cm的基质(火土灰、河沙、黄心土各1/3) , 床面宽1m , 床高20cm , 步道宽35cm 。 如在向阳开阔处作床播种 , 则需要搭建荫棚 , 高度1.5m左右 , 要求盖双层遮阳网 , 降低圃地内的光照强度 。
(3)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为4月中下旬 , 播种方法为人工撒播或条播 , 每平方米可播种12~24g , 覆土宜浅 。 条播行距20cm , 播种沟深8cm , 先在沟底施已腐熟的基肥 , 基肥上盖6cm厚的园土 , 然后播种 。 若进行芽苗移栽可加大播种密度 , 播种量为75~100kg/667m2 。 播种后覆土厚1.5cm , 最好用稻草覆盖 , 可起到保湿、抑制杂草的作用 , 盖草厚度以能保证苗床不过干过湿为度 。
管理养护
5月初 , 幼苗开始出土 , 此时应及时拔除苗圃内杂草 。 除草后结合松土 , 施0.11%的稀薄氮肥水 , 以利幼苗生长 。 苗期如有小地老虎危害幼苗 , 可用敌百虫、菊酯类药剂进行喷施防治 。 发生严重的地块 , 在幼虫3龄前喷撒2.5%的敌百虫粉2~3kg/667m2 。 施毒土的方法是:2.5%溴氰菊酯毒土1:2000(药:土或沙)或20%杀灭菊酯1:2000 , 用量为20~25kg/667m2 , 对低龄及大龄幼虫都有效 。 6~9月是苗木生长旺季 , 必须做到勤除草、多施肥 , 肥料以氮肥为主 。 雨季苗床四周应挖深沟 , 利于排水 , 以防雨天积水伤根 。 7~8月 , 肥水中应增施钾肥 , 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 增强其抗性 。 9月以后不再施肥 。
孕蕾早期控水 , 每年9月前后是花芽形成期 , 此时要有意识地控制浇水 , 使茎枝略显萎软 , 以利花芽形成 。 也许此时保持干燥会招致红蜘蛛蔓延 , 但红蜘蛛轻微地危害(要控制 , 不使其过度蔓延)后 , 会促使花芽形成和分化 。 其斑锦品种山吹 , 这种现象更明显 。 红蜘蛛危害后能刺激开花 , 实质上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红蜘蛛通常在干燥条件下发生 , 这个干燥条件如适逢花芽形成期 , 那么一方面诱发红蜘蛛 , 一方面又无意中抑制了营养生长 , 促使花芽形成;二、螨类寄生会产生激素 。
有报道说:雌雄异株的柳属(salix)植物由于螨类寄生导致了性别逆转 , 这很显然是激素引起的 。 嫁接:特别是用茎肉饱满、维管束稍呈木质化的量天尺(俗称老三角)作砧木嫁接 , 成活后很明显地易开花多开花 。 如操作不便(木心太硬) , 可改用斜接法 。 使用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 , 如矮牵牛用蔗糖、杜鹃花用ccc(一种矮壮素)、风仙花和红杉等用赤霉素、凤梨用乙烯、拟南芥用维生素e处理后 , 都能刺激开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