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中药材黄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介绍


【生长】中药材黄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介绍

文章插图

黄芩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 , 喜温暖 , 耐严寒 , 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 , 35℃高温不致枯死 , 但不能经受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 。 耐旱怕涝 , 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 , 生长不良 , 重者烂根死亡 。 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 , 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士 , 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 , 忌连作 。
根的生长习性
黄芩为直根系 , 主根在前三年生长正常 , 其主根长度、粗度、鲜重和干重均逐年增加 , 主根中黄芩苷含量较高 。 第四年以后 , 生长速度开始变慢 , 部分主根开始出现枯心 , 以后逐年加重 , 八年生的家重黄芩几乎所有主根及较粗的侧根全部枯心 , 而且黄芩苷的含量也大幅度降低 。
茎叶生长习性
黄芩出苗后 , 主茎逐渐长高 , 叶数逐渐增加 , 随后形成分枝并现蕾、开花、结实,5~6月为茎叶生长期 , 一年生黄芩主茎约可长出30对叶 , 其中前五对叶每4~6天长出1对 , 其后叶片每2~3天长出1对 。
开花结果习性
黄芩一年生植株一般出苗后2个月开始现蕾 , 二年生及其以后的黄芩 , 多于返青出苗后70~80天开始现蕾 , 现蕾后10天左右开始开花 , 40天左右果实开始成熟 , 如环境条件适宜黄芩开花结实可持续到霜枯期 。
【【生长】中药材黄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介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