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冬虫夏草的人工种植栽培技术


【种植】冬虫夏草的人工种植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冬早夏草也叫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 为麦角科虫草属植物冬虫夏草的子座及其奇主的干燥虫体 。 甘 , 温 。 滋肺补肾 , 主治肺结核、咯血、虚喘、盗汗 , 道精 , 阳痿 , 腰膝酸痛 。 多生于高寒山区、草原、河谷、草丛中 。 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 。
植物特性
冬虫夏草是一种属于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真菌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幼虫的虫菌结合体 。 整个外形由虫体和子实体相连接而成 , 外表黄棕色或黄褐色 , 虫体极似家蚕 , 细长圆柱形 , 长3~5厘米 , 粗约0.3~1厘米 , 有20~30个明显环节 , 腹部有足8对 , 尤以中部4对较为明显 。 子实体是指延伸于寄主昆虫体外的 。 由菌丝反复纽结和分化后形成的肉眼可以识别的繁殖器官 。 质地较脆 , 断面黄白色 , 头部红棕色 , 长有子座 , 子座多单生 , 细长像棍棒一样 , 长4~10厘米 , 顶部膨大 , 表面棕褐色 , 质地略韧 , 断面黄白色且呈纤维状 , 子座的头部散生或密生着子囊壳 , 子囊壳中形成无数的子囊 , 子囊中就是能进行有性繁殖的子囊孢子 。
生长特性
冬虫夏草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海拔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 。 其寄主编幅蛾喜生长在潮湿、低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势和地貌上 。
栽培技术
1、栽培条件 。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准备菌种和昆虫两个条件 。
①菌种;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优良的纯菌种 , 一是要早熟、高产 , 主要目的是缩短生产周期 , 降低成本 。 二是要感染力强 , 要求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 , 成活率达95% , 以上 , 能对昆虫迅速感染 , 尽快得病死亡 。 三是适应范围广 , 特别是对环境温度变化和其他杂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
②昆虫:昆虫主要利用蝙幅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生 , 幼虫要求必须是活的 , 个体大、肥胖的较好 , 数量多少根据自己的栽培而决定 。 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虫1千克 , 母种一支 , 细沙土50千克 , 可栽出鲜冬虫夏草0.5千克 , 晒干品0.05干克 , 价值100元 。
③环境: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 , 关键决定于温度 。 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 , 菌丝生长繁殖适温度是5~32℃ , 最适宜12~18℃ , 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 。
④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气温 , 一年可栽培两季 , 春季3~5月 , 秋季9~11月 , 若在室内人工控温 , 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 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 。
2、栽培方法 。 冬虫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 , 可进行室内外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 , 根据自己的条件任意选择 。 无论哪种栽培方式 , 在栽培前都必须先培养菌虫 , 使昆虫在人土之前感染上这种带病毒性的菌液 , 到入土时已重病在身不宜乱爬 , 有利于早死 , 快出 , 生长均匀 。 菌虫培养方法是将已制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在幼虫身上 , 见湿为止 , 每天喷2次 , 3天后这种受菌液浸害的幼虫出现行动迟缓 , 处昏迷状态 , 即可进行栽培 。
①瓶栽:适合于家庭栽培 , 采用普通罐头瓶洗净后 , 在瓶内先垫一层2.5~3厘米的细沙土 , 土质含水量60% , 然后将感染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 , 每瓶放两只为宜 , 要求两只幼虫之间不要靠拢 , 腹面向下 , 放伸 , 上面再盖细沙土3厘米 , 稍压平表面 。 为了保持湿润 , 再用塑料薄膜封口 , 放入室内外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 , 避免阳光直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