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怎样才能打开,藏传佛教谈阿赖耶识


什么是阿赖耶识怎么打开 当有了阿赖耶识的时候本无六道 。 。 亦无出六道轮回的 。 这就好想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空间, 再某个特定的条件下被人为的分成了六道和出六道 。 当阿赖耶识形成的时候就生活在这个所谓的空间中 。
阿赖耶识储存在哪里? 不是这样 。 阿赖耶识从来就没有关闭过, 所以不存在打开不打开的问题 。 我们所思所想, 所见所闻, 所作所为, 都是阿赖耶识的作用, 甚至宇宙虚空山河大地都是阿赖耶识的显现 。
活着的时候, 阿赖耶识与身体合二为一, 死的时候与身体分离再去投生 。 《楞严经》上七处征心, 佛说“不在内, 不在外, 不在中间……”, 所以阿赖耶识不是封闭的 。
佛经中说, 修戒定慧, 断贪嗔痴, 就可以证得阿罗汉, 才有真正的神通 。 修行人要以佛经为准 。
什么人才会开阿赖耶识 一、定义:阿赖耶识(梵文:??????????, 音译ālaya-vij?āna), 又译为阿梨耶识 。 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 能藏、集藏, 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 。 因其内涵深广, 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 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 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
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 眼、耳、鼻、舌、身、意识, 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 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 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 系由身口意行, 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 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 。 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 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 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 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 如是循环不已 。
阿赖耶识心乃是万法之根本故, 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 乃是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体故, 出世间无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
二、阿赖耶识名称的由来和涵义
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坏、性如金刚, 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 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 然心体中却含藏着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 及所熏习之邪见与无明种子, 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 。 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种子等故, 致令有情轮回生死, 六趣受生、流转无尽 。 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流注不断, 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 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 。
有佛经为证:
「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 圆满清净, 出过于世, 同于涅槃 。 」──《大乘密严经》卷2
阿赖耶者即是执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 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 所以, 阿赖耶识本身有能藏、所藏、执藏这三种特性 。
“能藏”表示说阿赖耶识含藏了一切法种─一切有漏有为、无漏有为、无漏无为的一切法种─所以阿赖耶识又称为一切种子识, 这个就是他能藏的道理 。
他的“所藏”的道理指的就是说:阿赖耶识能够将他所含藏的五蕴十八界法种, 按照业的内涵如实地变化出生;他变化出生了五蕴十八界, 又与五蕴十八界同时处运行;因为有阿赖耶识与他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同时同处运行, 所以才有命根的存在 。 如果阿赖耶识不在了, 命根就不在了, 这个就是他“所藏”的道理 。
“执藏”是什么道理?也就是说第七识——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为自我, 而且恒内执阿赖耶识所生的五蕴十八界为自我, 同时又依止于这种遍计执性, 造作一切系缚在三界染污的业种, 这些业种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