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检查肝功能有哪些项目,检查肝脏项目


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你好, 肝功能的项目检查有很多种, 主要包括转氨酶的水平, 胆红素的水平以及有没有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而像转氨酶主要要看 。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这两项 。 如果这两项增高, 代表着病人有明显的肝功能的损害, 需要积极的进行降低转氨酶的治疗 。 如果胆红素水平升高, 证明病人存在着严重的胆红素功能的障碍 。 要根据胆红素哪一项升高的水平来进行判断是什么疾病导致的 。
检查肝功能 需要做什么检查 有几项 肝功能的检查项目如下:
1、肝细胞损伤试验: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GT、碱磷酶、酸性磷酸酶等酶血指标, 其值的升高提示肝实质受到损害;
2、排泄功能试验:如胆汁酸、胆红素等检查项目, 肝功能受损时其值将相应升高;
3、肝脏储备功能检查:如蛋白、PT等检查项目, 其值升高或降低, 提示肝脏储备能力下降;
4、反映间质性损伤的项目:通过蛋白电泳检查, 获得蛋白成分变化的信息, 判断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程度 。
肝功能检查项目都有哪些 穆药师提醒你:
你不要与肝功能异常的人一起吃了饭并且共用了筷子, 这样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非常难治, 很麻烦的!建议你过一个月检查一下自己的肝功能!
什么是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 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 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 临床表现多样化, 包括急性、慢性、淤胆型和重症型肝炎, 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 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 人群感染率达60%, HBsAg阳性率约为10-15% 。 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
乙肝的传播途径
1.血源性传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
2.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 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 。
3.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 。
4.性接触传播: 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 。
5.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 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
乙肝二对半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 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 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 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 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检查, 或称“乙肝五项”检查 。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 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 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周~8周时, 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 。 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 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 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
2.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 。 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但已经排除病毒, 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 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 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 保护力越强 。 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 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
3.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可查出e抗原, 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