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队伍,离风险很近,而让居民离健康更近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疫情期间, 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到达“阳性楼”、“密接楼” 。 最忙的那段日子, 每天要消杀500多个楼栋, 背着50斤的超低容量消毒机器, 从一楼走到顶楼, 再走下来 。
队长爱心餐
这支队伍,离风险很近,而让居民离健康更近
在一栋公寓里, 张松身着防护服, 背着50多斤的超低容量喷雾器, 一团团白色水雾喷涌而出, 在模糊的视线中, 他的一举一动像是“慢动作” 。 楼道、电梯间、卫生间……对100多间公寓房进行预防性消杀后, 已是凌晨2点, 晚餐盒饭早已放凉 。
没想到, 队员们刚出公寓楼, 就看到队长周豪提着十几盒热乎乎的饭菜 。
一小时前, 周豪用锅铲把刚出锅的蛋炒饭和辣椒炒肉, 装进一个个一次性快餐饭盒里 。 今年39岁的他以前从没下过厨房, 这次疫情后, 为了让队员们“吃到热饭”, 他从4月份开始照着网络做饭视频, 自学炒菜 。
消杀任务不分日夜, “队长爱心餐”总是能按照任务情况准时送到 。 “为了让大家多吃点, 每次炒肉的时候我都会放点辣椒, 提一下味 。 ”周豪最开心的就是队员们每次都会把饭菜吃完 。
周豪守护着队员的健康, 而消杀队守护着的, 是28万七宝居民的健康 。
由于奥密克戎具有极强的传播性, 4月初, 七宝镇组建了第一支消杀专业团队, 对于阳性病人的生活空间进行终末型消杀 。 4月14日, 全镇4支专业的消杀分队建立完成, 总计可调度86名消杀队员 。
4支分队共同承担起了重点部位精准消杀、转运轨迹及时消杀、成片区域规模消杀等任务 。 他们奔波在一个个居民区、阳性家庭、公共楼道、垃圾箱房等高风险地区 。
为做到“最早”和“最快” 。 所有队长都是24小时注意手机信息, 保持铃声响亮, 以便能在接到任务的10分钟, 最多20分钟内赶到现场 。
消杀时需要长时间背负沉重消杀设备——普通的16升消毒机器在注满水和消毒片后, 重约30多斤, 更专业的一种超低容量喷雾器重达50多斤, 通常用在阳性患者家庭的入户消杀 。
截至目前, 七宝镇4支消杀分队共出动3603人次, 消杀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 。
队员陈文斌告诉采访人员, 每天接触阳性病人, 起初他也很担心风险问题, 但是随着工作越做越多, 大家发现整套消杀流程有效可靠, 只要自我防护做到位就完全不会受到感染 。 同时, 七宝镇专门安排了一批医护为消杀队队员上门做核酸采样, 大家每天一次核酸、两次抗原 。
这支队伍,离风险很近,而让居民离健康更近
“您好!我们是来上门帮你们入户消杀的!”每次入户, 队员们都会礼貌地和居民问好 。 如果遇到空房间, 必须得到居委和主人的双重允许才能入内, 如果主人不同意, 队员不会进门, 当天会先把门把手、楼道、楼梯扶手、大门正反面等经常接触的地方做好消杀, 等房屋主人回家后再进行入户消杀 。
入户消杀有着明确的标准 。 根据工作要求, 消杀队只针对4处最为关键的地方做好消杀, 包括地面、卫生间、冰箱、阳台, 其余地方只进行指导性的擦拭 。 由于执行到位, 居民的配合度比较高, 周豪说, 即使居民送他们食物, 他们也不会收, 因为“我们是提供服务的” 。 从成立至今, 消杀一分队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 。
“即使是小区一些预防性消杀, 居民也想请我们专业消杀队去完成, 他们信任我们 。 ”消杀队负责人诸忠德说 。
【这支队伍,离风险很近,而让居民离健康更近】“消杀作业后, 区里会派出疾控专家随时进行查验评估效果, 确保消杀有效而规范, 我们也会做好台账, 整个消杀作业过程可查询、可追溯 。 ”队员缪丹说 。 在台账里, 他们详细记录了消杀场所地址、消杀机构作业人员、消毒剂名称、浓度和消杀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