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多肉植物】详解多肉植物的换盆过程有哪些?


多肉类植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缤纷多彩,受到广大爱好者的喜爱,有着广泛的普及性 。 我们买来的大都是小盆小株型多肉,随着大家精心的养护,肉肉们逐渐的长大,原来小盆已经不能再容下他们健壮的身形,必须为他们改善居住环境,添换新土,追加底肥 。 由于多肉类植物的涵盖面很广,养殖环境和种植质料都有差别,不能一一介绍 。 这里,我介绍自己养护一年的“姬玉露”、“五十铃玉”的换盆过程,这一方法适合大部分多肉植物的换盆 。
先展示一下“姬玉露”、“五十铃玉”,经过秋冬季的生长,原本宽敞的居住环境,现在拥挤不堪,长得满当当的,快爆盆了 。

图 【多肉植物】详解多肉植物的换盆过程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 【多肉植物】详解多肉植物的换盆过程有哪些?

文章插图

这颗姬玉露已经群生了,有很多侧牙 。
图 【多肉植物】详解多肉植物的换盆过程有哪些?

文章插图

说说多肉植物的换盆过程:
一、首先准备好大一号的花盆,花盆的深浅按植株的根系生长要求来选定,对于新手们,建议可以先使用泥盆、陶盆(透气性好),我这里使用的是10cm×10cm的黑色塑料方盆 。 优点:1、方盆种植面积大,2、摆放整齐,3、黑色在阳光下可以更快提高花盆温度,有利于植物生长,4、塑料盆种植可减少浇水次数(前题是种植质料要求配比恰当) 。
要求盆底多打一些排水孔,这样做,有利于每次浇水后及时的排清多余的水分,有利于花盆底部空气的流通 。 然后在盆底放置一层沙网,铺垫一层沙网是用来阻隔害虫从花盆底部侵入 。

二、选择好花盆后进行介质的配制,多肉类植物大都是肉质根,原生地都是高沙质、风化岩石的土壤,土质贫瘠,养分含量不高,所以在配土上,我们要注重选择大颗粒,有机质含量少的介质 。 如:赤玉土、鹿沼土、植金石、兰石、陶土颗粒、轻石、蛭石、珍珠岩、黑仙土、颗粒泥炭、砻糠灰、粗砂、贝壳粒、细小石子、炉灰、椰壳、君子兰专用土、多肉植物专用腐蚀土等等,大部分都可以在网上和当地花市买到,只要满足颗粒状的要求,也可以因地制宜,部分可以在我们生活中找到 。 由于“姬玉露”、“五十铃玉”属于较为普通的品种,我选择便宜的介质也很普通 。 配比比例:4份肉植物专用腐蚀土、2份粗砂、2份兰石、1份陶土颗粒、1份珍珠岩、还有少量赤玉土(可以不加),把多种介质混合后,适当喷些水,让混合介质有潮湿感,备用 。
图 【多肉植物】详解多肉植物的换盆过程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三、把两盆植株从花盆中移除,手法要轻,尽可能的不要损伤到植株的叶和根系,具体办法:一手托着植株的上部,把花盆倒过来,慢慢的把花盆向上退出 。 由于是换大一号的盆,对于根系不多的植株无需修根,对于根系较多的植株可以修除部分老根,在伤口处涂上“多菌灵”粉末(杀菌) 。 如果植株有侧牙想分盆繁殖,可以用刀片把侧牙轻轻的取下,并在伤口涂抹“多菌灵”粉末,4天后待伤口愈合再定植 。
五十铃玉的根系很发达:
图 【多肉植物】详解多肉植物的换盆过程有哪些?

文章插图

姬玉露,看看侧牙很能长,这次不想分盆,感觉群生更好看,更亮眼 。
图 【多肉植物】详解多肉植物的换盆过程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四、现在进行上新盆工作,先在盆地铺1cm—2cm的鸡蛋壳,也可以使用小石子或粗颗粒的兰石、陶土颗粒等,这样做有利于排水和通风 。

推荐阅读